[发明专利]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6958.4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朋;彭永福;刘木华;陈雄飞;余佳佳;刘俊安;周博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7/20;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兼用 型播量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肥撒播装置,尤其是一种稻肥均可使用的播量调节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安装在摆管式撒播机的料箱和法兰之间,该机构包括集料机构、调节机构、辅助机构、棘轮拉线和控量机构;集料机构包括连接部、进料口和出料口;调节机构设置于集料机构的下方;辅助机构的底部与法兰连接固定;棘轮拉线的端部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端连接固定;控量机构的底部固定在法兰上,通过调节调节机构的开口与控量机构的上下位移来调节稻肥播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时调节播量;2、能够做到无级调节;3、能够有效防止物料板结堵塞;4、降低播量调节装置的伤芽率,同时适应水稻芽种和化肥的播量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肥撒播装置,尤其是一种稻肥均可使用的播量调节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是将破胸露白的水稻芽种直接播种在田间进行水稻种植的方式之一,与移栽和抛秧相比,具有省时省力省秧田的优势。近些年,随着农田植保技术的提高水稻直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在双季稻区还能及时把握住农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荷,被农户广泛接受。
当前,水稻直播方式有机械穴直播、机械条播和人工撒播3种。生产实践表明,在同等生产管理条件下增加水稻芽种的撒播用种量,撒播产量与穴直播、条播相比处于同等或偏高水平。因受制于撒播机械化技术的不成熟,目前多尝试使用撒肥机代替,但由于水稻芽种嫩弱,流动性差,撒肥机闸口式的播量调节机构在作业时容易出现搅拌器严重碾压损伤芽种或者堵塞的现象,对水稻芽种适应性差,水稻撒播效率难以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水稻芽种伤害小,同时具有防堵功能,能够同时适应水稻芽种和化肥的播量调节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安装在摆管式撒播机的料箱和法兰之间,该机构包括集料机构、调节机构、辅助机构、棘轮拉线和控量机构;集料机构包括连接部、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部与料箱底部连接固定,进料口与料箱连通,用于接收料箱内的稻肥,出料口与进料口连通,且长度方向沿其轴向延伸;调节机构设置于集料机构的下方,包括容纳集料机构出料口穿入的开口和设置于开口外侧的连接端,开口长度沿其轴向延伸,连接端与集料机构通过导杆活动连接;辅助机构的底部与法兰连接固定,其顶部开设有与集料机构开口相对的开口,其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作为稻肥的撒播出口;棘轮拉线的端部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端连接固定,通过改变拉线的长度从而带动调节机构上下移动;控量机构的底部固定在法兰上,位于辅助机构内,其上部部分插入调节机构的开口内,通过调节调节机构的开口与控量机构的上下位移来调节稻肥播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呈U型,其一侧与集料机构的连接部连接固定,另一侧上设置有容导杆穿过的通孔a和容棘轮拉线穿过的通孔b,在导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集料机构的连接部及调节机构的连接端抵靠。
优选的,在辅助机构上连接固定有挡罩,且其顶部中心套在调节机构的开口外侧。
优选的,控量机构的上部截面形状为锥形,且锥形的底部尺寸大于调节机构开口的内径。
进一步的,锥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在20°~30°。
优选的,安装时集料机构出料口的底面与控量机构的顶面齐平。
优选的,集料机构的出料口内径在70mm到90mm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料箱承重板,料箱承重板固定在摆管式撒播机上,集料机构的连接部与料箱承重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在料箱承重板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下端固定有导管,导杆依次穿过通孔、导管、导向机构及调节机构,且导杆的顶端卡合在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6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