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603.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焦淑蓉;花梦;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4 | 分类号: | H04W72/1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邓灵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消 上行 传输 指示 方法 装置 | ||
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DCI以及第二DCI,当第一DCI中的第一比特与第二DCI中的第二比特指示重叠的时频资源,且第一比特与第二比特在该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对应的取消指示不同时,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以及第二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确定是否取消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从而解决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上不同DCI的取消指示存在冲突时的上行传输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系统的三大典型业务之一,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这些应用场景在可靠性及时延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需求。URLLC业务具体的需求包括:数据传输可靠性达到99.999%,传输时延低于1ms,以及在满足高可靠性及低时延要求下,尽可能减小指令开销。
URLLC中引入了一种新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即DCI格式2-4,这种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取消在对应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因此也可以被称为取消指示(cancellation indication,CI)。
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络配置的原因,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后两个或多个DCI之间指示的时频资源有可能发生重叠。在这一场景下,当不同DCI在重叠时频资源上的取消指示存在冲突时,例如一个DCI指示取消上行传输,而另一个DCI指示不取消上行传输,应如何处理,目前业界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指示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在重叠资源上取消指示存在冲突时的上行传输问题,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指示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该第一DCI中包括第一比特序列,该第一比特序列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取消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接收第二DCI,该第二DCI中包括第二比特序列,该第二比特序列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取消第二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第二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之后;当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存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且第一比特与第二比特的取值不同时,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和第二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确定是否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该第三时频资源为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DCI中的第一比特与第二DCI中的第二比特指示的时频资源存在重叠,且第一比特与第二比特在该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取消指示存在冲突时,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比特和第二比特分别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从而解决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上不同DCI的取消指示存在冲突时的上行传输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第一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和第二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确定是否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可以包括:当第一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小于第二比特指示的时域资源粒度,且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二时频资源的真子集时,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比特,确定是否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情形下,由于第一比特与第二比特指示的内容存在冲突,终端设备可以依据以小粒度指示为优先的原则,根据第一比特的指示,确定是否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从而有效提高上行调度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特,确定是否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可以包括:当第一比特指示不取消上行传输,第二比特指示取消上行传输时,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第三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