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962.2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尹世安;赵振东;张东海;贾显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5/20 | 分类号: | G01D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汽车 位置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正面的中部活动调节有凸轮,所述固定盘正面的左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框,感应框的右端贯穿固定架并延伸至固定架的右侧。该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通过在凸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环形感应环,同时利用弹性伸缩部件调动感应杆与环形感应环之间的间距,当凸轮转动时,确保至少有一个感应杆与环形感应环的内侧发生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动机控制模块检测到排气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磁阀电路持续开路而导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产生,确保机油压力满足凸轮轴调节装置的需求,保证正时调节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位置传感器用来感受被测物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可分为光电式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感应凸轮轴突起位置,以采集凸轮轴动角度信号,并输入电子控制单元,以便确定点火时刻和喷油时刻。
现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只在凸轮盘的一侧设置有接触条,当控制模块检测到排气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磁阀电路持续开路,从而易导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产生,无法保证正时调节功能,且现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上的磁芯与转盘上的凸块直接接触,当磁芯与转盘的侧面有异物积存时,易造成磁芯与转盘上的凸块无法接触,导致造成凸轮轴后端信号盘接触不良,甚至造成信号盘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具备确保机油压力满足凸轮轴调节装置的需求,保证正时调节功能和提高了轮轴后端信号盘的接触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只在凸轮盘的一侧设置有接触条,当控制模块检测到排气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磁阀电路持续开路,从而易导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产生,无法保证正时调节功能,且现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上的磁芯与转盘上的凸块直接接触,当磁芯与转盘的侧面有异物积存时,易造成磁芯与转盘上的凸块无法接触,导致造成凸轮轴后端信号盘接触不良,造成信号盘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位置传感器,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正面的中部活动调节有凸轮,所述固定盘正面的左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框,所述感应框的右端贯穿固定架并延伸至固定架的右侧,所述感应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卡装置,所述固定盘下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感应环,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固定盘的外表面设置有调控装置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调控装置位于凸轮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调控装置调控装置包括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表面与固定盘的外表面相卡接,所述连接环内腔的左侧设置有弹性伸缩部件。
可选的,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右端与连接环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左端与固定盘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右侧和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杆,两个所述感应杆以连接环竖直方向的中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
可选的,所述感应杆的长度为两个环形感应环中点之间间距的五分之一,所述连接环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弹性伸缩部件的左右两侧。
可选的,所述防卡装置包括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靠近感应框的一侧通过连接扣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板靠近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板。
可选的,所述感应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铁柱,所述横向铁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软磁铁芯,所述软磁铁芯的右侧与弧形卡板的左侧相接触,所述感应框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
可选的,所述L形板的右侧与连动板的左侧通过接收线圈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的数量为二十个,二十个凸块两两相邻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转盘上处于水平方向且靠近软磁铁芯一侧的凸块与软磁铁芯右侧之间的间距恰好为弧形卡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