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082.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吕瑞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设计 中差分 布线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当前PCB板内,利用一对差分信号线生成N对待处理差分线对;利用N对所述待处理差分线对生成第二粗线;将所述第二粗线移动至目标位置;在所述目标位置处,以所述第二粗线的中心线为基准,再次生成N对差分线对。该系统包括:第一布线模块、粗线生成模块、移动模块和第二布线模块。通过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PCB设计及前期评估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所有差分线bus进行预评,从而不断优化PCB设计。随着高密度板卡的发展,PCB板越来越精细化,小型化,且差分线的速度越来越高,对差分布线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PCB设计中进行差分布线,从而对PCB设计进行评估,是个重要问题。
目前,在PCB设计中进行差分布线的方法,通常是进行简单评估,首先拉一个粗线作为评估通道,再根据该粗线对每对差分信号进行逐个布线,最后,根据空间人工进行差分线的移动和修改。以主板的PCB设计为例,主板中包括16层PCB布线层,其中有7层信号走线,每层信号走线中至少有6种bus信号,因此,每组进行重新布局移动次数至少为6次。第一次布局好之后,后面再发生位置变动,需要再次移动相关差分线对。
然而,目前在PCB设计中进行差分布线的方法中,由于需要人工进行差分线的移动和修改,且一个板卡设计中需要多次移动相关差分线,布线的效率较低;而且,由于需要多次移动相关差分线,导致每次移动后差分线间距不一致,从而导致布线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CB布线的效率和布线间距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设计中差分布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PCB板内,利用一对差分信号线生成N对待处理差分线对;
利用N对所述待处理差分线对生成第二粗线;
将所述第二粗线移动至目标位置;
在所述目标位置处,以所述第二粗线的中心线为基准,再次生成N对差分线对。
可选地,所述在当前PCB板内,利用一对差分信号线生成N对待处理差分线对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PCB板内待处理差分线对的一对差分值;
根据所述差分值,生成一对差分信号线;
根据所述差分信号线的Net名称,获取所述差分信号线的DP线宽、DN线宽以及DP/DN间距;
根据所述DP线宽、DN线宽以及DP/DN间距,利用公式A=(2W+D)计算得出所述差分信号线的空间值,其中,A为所述差分信号线的空间值,W为DP和DN的线宽,D为DP/DN间距;
根据差分线对数量、差分线间距以及空间值,利用公式M=N*S*A计算得出待处理差分线对的总宽度,其中,M为待处理差分线对的总宽度,N为一个bus内包含的待处理差分线对的数量,S为差分线间距,A为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线的空间值;
根据N、S和A确定第一粗线及其中心线坐标,所述第一粗线为根据N、S和A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的属性线;
以所述第一粗线的中心线为基准,向所述第一粗线的中心线两侧分别外扩N/2对差分线对,且所述第一粗线的中心线到两侧差分线对边缘的距离均为M/2。
可选地,利用N对所述待处理差分线对生成第二粗线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