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被缓冲液、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103.5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张大准;詹婷婷;梁香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兆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被 缓冲液 试剂盒 应用 | ||
本申请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被缓冲液、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所述包被缓冲液包含缓冲盐溶液和5v/v%~15v/v%甘油。采用本发明所述包被缓冲液稀释待测样本后包被酶标板后进行ELISA检测,可以明显提高P/N,进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解决了灵敏度低的问题,检测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与阴性符合率均能达到100%。本发明所述包被缓冲液或包括上述的包被缓冲液的试剂盒可用于制备THSD7A‑P1蛋白诊断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被缓冲液、试剂盒及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THSD7A抗体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构成中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肾病类型之一,好发年龄为50-60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步增长和年轻化趋势。IMN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大量蛋白尿 (≥3.5g/24小时尿)、低白蛋白血症(<30g/dL)、高脂血症和浮肿。研究表明,所有IMN患者中近40%病人终将进入慢性肾衰竭。对于IMN患者,虽有一些临床指标可指导临床医生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如大量蛋白尿长期不能缓解、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高龄且有其他合并症者常提示预后不良,但因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无评估其病情活动和预后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如何处理这些病人始终是困扰医生的重大难题。2009年,Beck等证实成人IMN患者肾小球足细胞表面存在一种特异性靶抗原一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且70%IMN病人血液循环中存在抗PLA2R抗体,两者结合形成颗粒状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上皮下,这是首次发现足细胞靶抗原及可疑致病抗原,对明确IMN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有研究指出IMN患者血清中除抗PLA2R抗体之外还有针对IMN患者肾小球的其他循环抗体,其是一种分子量为250kD的肾小球蛋白,质谱分析确定该抗原为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证实THSD7A是参与成人IMN发病的第二个抗原,并且在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IMN患者及其他肾病患者均不能识别THSD7A。这表明血清抗THSD7A抗体阳性的患者代表了明显不同的一个IMN患者亚组。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MN的发病机制,并且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PLAR2抗体阴性IMN患者血清中抗THSD7A抗体,使两者可以成为互补诊断IMN的可能。
1971年瑞典学者Engvall和Perlmann,荷兰学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ELISA现在已成为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常用的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测定技术。在ELISA板孔中加入包被液后,在4-8℃冰箱中放置过夜。通常的包被缓冲液一般采用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CB)作为稀释液,也有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及pH8.5的Tris-HCl(TRIS)缓冲液作为稀释液的。
但上述3种包被缓冲液在包被公司的THSD7A-P1蛋白时,检测试验的阳性标本信号与阴性标本的信号比(P/N)较低,弱阳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试验的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中P/N较低,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试验的阳性标本信号与阴性标本的信号比(P/N)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包被缓冲液。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被缓冲液,包含缓冲盐溶液和5v/v%~15v/v%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