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夹持装置以及核酸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161.8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师音;黄绍磊;纪军豪;张剑滨;曾俊添;陈杨辉;翁祖星;宋浏伟;张东旭;葛胜祥;张军;夏宁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艾春慧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夹持 装置 以及 核酸 检测 系统 | ||
1.一种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21);
升降机构(22),包括固定部(221)以及升降部(222),所述固定部(221)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1),所述升降部(222)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221);以及
承载部件(23),设置有用于安装芯片(80)的安装槽(230),所述承载部件(23)与所述升降部(222)固定相连;所述承载部件(23)包括第一卡持组件(233)和第二卡持组件(234),所述第一卡持组件(233)和所述第二卡持组件(234)被构造为共同配合,以在第一方向上卡持所述芯片(8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升降部(222)的升降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卡持组件(233)包括第一弹性机构(2331),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331)的伸缩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3)还包括:
底板(231),安装于所述升降部(222);所述底板(231)设置有第一内凹部(2311);以及
盖板(232),与所述底板(231)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232)设置有第二内凹部(2321);所述第一内凹部(2311)和所述第二内凹部(2321)共同形成所述安装槽(230),且所述安装槽(230)的顶部是敞口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组件(233)安装于所述底板(231)或者所述盖板(232),所述第二卡持组件(234)安装于所述盖板(232)或者所述底板(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331)包括波珠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珠螺丝分散设置布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组件(234)包括:
第二弹性机构(2341),安装于所述盖板(232);以及
抵顶件(2342),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41)接触或者连接;
其中,所述抵顶件(2342)与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331)共同在第一方向上夹持所述芯片(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41)的伸缩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升降部(222)的升降方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32)设置有第三内凹部(2322),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41)固定或者放置于所述第三内凹部(2322)中,所述抵顶件(2342)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内凹部(2322)中且所述抵顶件(2342)与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41)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3)还包括:
第三卡持组件(235),安装于所述底板(231),所述第三卡持组件(235)被构造为与所述盖板(232)共同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芯片(80);或者,所述第三卡持组件(235)安装于所述盖板(232),所述第三卡持组件(235)被构造为与所述底板(231)共同在第二方向上夹持所述芯片(80);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升降部(222)的升降方向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持组件(235)包括波珠螺丝。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32)设置有第一通孔(2323),所述第一通孔(2323)被构造为对应所述芯片(80)的抽吸口(8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1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防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的刺破装置及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