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和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162.2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卞圣皓;咸诚欥;金正寅;申在植;安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76/18;H04W48/20;G16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用于 控制 方法 | ||
公开了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监控与接入点(AP)设备的通信连接的状态;基于发生挂起与AP设备的通信连接的事件,将请求关于在电子装置的指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的信息的搜索消息作为第一非可听频率信号输出;基于从至少一个外围设备接收响应于搜索消息的响应消息,基于接收的响应消息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的性能信息和电子装置的性能信息,在电子装置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中确定执行AP设备的操作的设备;和基于电子装置被确定为执行AP设备的操作的设备,输出用于与电子装置的通信连接的信息作为第二非可听频率信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2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20342号韩国专利申请,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控制其的方法。例如,本公开涉及与外围设备形成网络的电子装置及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多个电子装置之间能够相互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多个电子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电子装置能够通过中继设备(诸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与另一电子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或者通过近场无线通信(诸如,蓝牙)与位于近场中的电子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发展使得具备IoT能力的各种电子装置通过同一AP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由于各种电子装置通过AP设备彼此连接,由于特定电子装置的过高数据处理速率或许多电子装置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可能会出现诸如网络故障和与AP设备的通信断开的事件。
因此,当这种事件发生时,因为需要大量时间来恢复所述事件,存在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不能顺利执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解决上述必要性,并且本公开的实施例被提供来当连接到电子装置和外围设备的网络发生故障时,快速形成用于电子装置中与外围设备的数据通信的新网络。
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基于发生挂起与接入点(AP)设备的通信连接的事件来监控与AP设备的通信连接的状态,基于从至少一个外围设备接收响应于搜索消息的响应消息,输出用以请求关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指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的信息的搜索消息作为第一非可听频率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的性能信息和电子装置的性能信息,在电子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外围设备中确定执行AP设备的操作的设备,并且基于电子装置被确定为执行AP设备的操作的设备,输出用于与电子装置的通信连接的信息作为第二非可听频率信号。
搜索消息可以包括电子装置的标识信息、地址信息或性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响应消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的标识信息、地址信息或性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非可听频率信号被配置为使用非可听频率信号的幅度调制、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中的至少一个来提供电子装置的标识信息、地址信息或性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输出步骤可以包括通过调节电子装置中提供的扬声器的音量强度来确定第一非可听频率信号的强度。
所述确定步骤可以包括:基于通过麦克风从所述至少一个外围设备中的第一外围设备接收包括响应消息的第三非可听频率信号,将所述第三非可听频率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获得包括外部互联网通信可访问性信息、功率信息、第一外围设备的数据处理信息、或关于能够发送和接收包括在第一外围设备的响应消息中的消息的外围设备的数量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外围设备的性能信息,并且通过比较所述第一外围设备的性能信息和电子装置的性能信息,在第一外围设备和电子装置之间确定包括具有高优先级的信息的设备作为执行AP设备的操作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