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201.9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萃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L23/12;C08L67/02;C08K13/04;C08K7/14;C08K5/3492;C08K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复合 隔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隔热材料由如下原料制得,按重量份数计,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100份、短纤维3~6份、玻璃纤维10~20份、抗氧剂0.3~0.6份、润滑剂0.3~0.6份、阻燃剂1~3份、硅烷偶联剂0.3~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所述的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粒径为4~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由以下步骤制得:将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进行粉碎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脂肪族聚酯、增韧剂、交联剂,然后放入捏合机中捏合加工,捏合加工的时间为20~40分钟,捏合温度为120~140℃,最后挤出造粒,制得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1~3):(1~3),所述的脂肪族聚酯、增韧剂、交联剂与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废聚丙烯质量之和的质量比为(0.01~0.05):(0.01~0.05):(0.01~0.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隔热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得:
1)混合再生颗粒的制备
将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进行粉碎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脂肪族聚酯、增韧剂、交联剂,然后放入捏合机中捏合加工,最后挤出造粒,制得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
2)隔热材料的制备
将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短纤维、玻璃纤维、抗氧剂、润滑剂、阻燃剂、硅烷偶联剂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投入熔炉中熔融,将熔融后的混合料灌入模具中,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压制成型,最后加热固化为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捏合加工,捏合加工的时间为20~40分钟,捏合温度为120~140℃;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固化,固化温度为40~50℃,固化时间为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聚酯选自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增韧剂选自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二甲醚、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中的一种;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乙醇胺复合物,其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2:1。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
1)混合再生颗粒的制备
将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进行粉碎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脂肪族聚酯、增韧剂、交联剂,然后放入捏合机中捏合加工,最后挤出造粒,制得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
2)隔热材料的制备
将废聚氯乙烯、废聚乙烯和废聚丙烯的混合再生颗粒、短纤维、玻璃纤维、抗氧剂、润滑剂、阻燃剂、硅烷偶联剂加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投入熔炉中熔融,将熔融后的混合料灌入模具中,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压制成型,最后加热固化为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绿色建筑用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捏合加工,捏合加工的时间为20~40分钟,捏合温度为120~140℃;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固化,固化温度为40~50℃,固化时间为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萃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萃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2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带宽的高效率光栅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柴火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