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摩西球囊霉与龙葵-水稻间作体系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385.9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黎华寿;秦俊豪;李佳纯;林榕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A01B79/02;A01G22/2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小婷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摩西 球囊霉 水稻 间作 体系 联合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在提高龙葵生物量和降低水稻镉积累同时减少土壤镉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取间作的方式在被镉污染的稻田土壤中种植龙葵(Solanum nigrum L.)和水稻,并将摩西球囊霉菌剂添加到被镉污染的稻田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控制龙葵与水稻的间作比例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品种为节水抗旱稻品种。
4.一种利用摩西球囊霉与龙葵-水稻间作体系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扩繁制备摩西球囊霉菌剂;
S2.催芽水稻与龙葵种子,得到水稻与龙葵幼苗;
S3.将S2中的水稻与龙葵幼苗移栽到镉污染土壤中,龙葵与水稻的间作比例为1:1~2;
S4.将摩西球囊霉菌剂添加到S3所述的镉污染土壤中,每株水稻与每株龙葵的摩西球囊霉菌剂接种量为40~180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每行龙葵的株距为20~30cm;每行水稻的株距为15~20cm,水稻与水稻之间的行距为2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行龙葵与相邻一行水稻的间距为2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生长时期让稻田土壤保持65%~80%的田间持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西球囊霉菌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S11.按照质量比为1%~3%的接种量,将摩西球囊霉菌种剂放于装有灭菌沙土培养基的无菌盆的2/3~4/5的位置;
S12.将玉米种子消毒15~20min,并浸种10~12h,覆盖上灭菌的沙土培养基,温室培养;
S13.盆栽培育3~5个月,测定菌根侵染率≥50%时,将玉米植株地上部剪去,并将盆子置于室内干燥1~2周,收获扩繁后的摩西球囊霉菌剂;
S14.将盆中扩繁的摩西球囊霉菌剂倒在无菌塑料膜上,用消毒后的工具将玉米根系剪碎,将根系与培养基混匀后装入无菌袋中,放于低温冷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2所述温室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0~32℃,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3与S14所述的摩西球囊霉菌剂为玉米植物根系、菌丝、孢子和沙土的混合物;S14所述无菌塑料膜与工具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3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