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面板组件以及拼接式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575.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凯;禹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2 | 分类号: | G09F9/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臧静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面板 组件 以及 拼接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面板组件以及拼接式显示设备,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相继设置的引导段以及安装段,引导段在自身的外缘上具有凸出部;第二连接件,套设于引导段并与引导段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设置有引导槽,凸出部伸入引导槽并在引导槽内滑动设置,第二连接件远离安装段的一端连接至待连接物体。自适应伸缩元件,自适应伸缩元件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滑动端连接于凸出部,固定端用于连接至待连接物体,第一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待连接物体与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力平衡,第二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待连接物体以及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力平衡。本发明能够满足面板与安装框架之间的连接要求,同时,结构简单且易于面板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屏幕拼接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面板组件以及拼接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拼接式显示设备作为现代化的视讯工具,因其具有无故障时间长、维护成本低、分辨率高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如大型邮电通信系统、广播电视演播、保安监控、军事指挥、工业流程控制、交通管理指挥、通信网络管理以及能源分配输送等领域。
拼接式显示设备通常是将多个独立的面板依次拼接形成一块较大的显示屏即组成拼接式显示设备,当拼接式显示设备上任意一个面板损坏时,只需要将损坏的面板更换即可,维护成本低。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面板以及安装框架的连接装置结构复杂,且不利于面板的更换。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连接装置、面板组件以及拼接式显示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面板组件以及拼接式显示设备,连接装置能够满足面板与安装框架之间的连接要求,同时,结构简单且易于面板的更换。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相继设置的引导段以及安装段,引导段在自身的外缘上具有凸出部;第二连接件,套设于引导段并与引导段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在自身的外缘上设置有引导槽,凸出部伸入引导槽并在引导槽内滑动设置,第二连接件远离安装段的一端连接至待连接物体;连接装置或者连接装置与待连接物体连接形成的整体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一方向为引导槽的延伸方向;自适应伸缩元件,自适应伸缩元件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滑动端连接于凸出部,固定端用于连接至待连接物体,滑动端在引导槽内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自锁位置和第二自锁位置,第一自锁位置和第二自锁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其中,
连接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待连接物体与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力平衡,以使滑动端限定在第一自锁位置;
第二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待连接物体以及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力平衡,以使滑动端限定在第二自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大于零;第二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大于零;且第一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的分力方向与第二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的分力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装置还包括中间状态,中间状态下,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等于零,连接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经由中间状态;由第一状态至中间状态,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的分力逐渐减小,由中间状态至第二状态,自适应伸缩元件对凸出部的作用力在第一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自适应伸缩元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件和弹性件,支撑件远离弹性件的一端为固定端,支撑件靠近弹性件的端部位于第一自锁位置以及第二自锁位置之间的区域并与弹性件转动连接,弹性件远离支撑件的一端为滑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