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轨道层间离缝病害的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8644.8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7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孙立;李秋义;王森荣;杨艳丽;朱彬;张世杰;黄传岳;张志远;刘文;王峰;吴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轨道 间离 病害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轨道层间离缝病害的实验方法,所述实验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离缝的物理参数,在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设置隔片;拔出所述隔片,在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形成模拟离缝。根据现场调研的目标离缝的尺寸,选择合适的隔片,并根据目标离缝的位置,将隔片设置在轨道板和连接层之间,或连接层和底座板相应位置处,后续再拔出隔片,即形成模拟离缝,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现场各种不同程度的层间离缝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特别涉及一种模拟轨道层间离缝病害的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特别是纵连扳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受轨道板砂浆层黏结状态、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现场调研表明,在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板式无砟轨道多层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状态参数等相对于设计之初发生了变化,病害发生频率,种类越来越多,例如轨道板上拱、层间离缝、裂纹等病害,其中,层间离缝病害发生较为普遍。层间离缝的出现破坏了轨道结构的完整性,会加剧列车的动载作用,进一步恶化轨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同时也会影响高速列车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甚至可能造成线路上重大的安全事故。
目前,板式无砟轨道的层间离缝病害多集中在针对离缝病害的检测,以及整治方法方面。在试验方面,如何较为真实的模拟现场层间离缝病害,以为后续室内试验研究层间离缝病害对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提供可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轨道层间离缝病害的实验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轨道层间离缝病害的实验方法,所述实验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离缝的物理参数,在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设置隔片;
拔出所述隔片,在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形成模拟离缝。
上述方案中,在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放置隔片的过程中,所述实验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隔片与所述连接层相对的一侧表面涂润滑剂。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底座板和所述连接层之间设置所述隔片之前,所述实验方法还包括
浇筑形成所述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设有灌浆孔。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底座板和所述连接层之间设置隔片的过程中,所述实验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底座板上放置所述隔片;
在所述隔片的顶面涂润滑剂;
在所述隔片上设置所述轨道板;
通过所述灌浆孔在所述底座板和所述轨道板之间浇筑形成所述连接层。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底座板和所述连接层之间设置隔片的过程中,所述实验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轨道板的底面上设置所述隔片;
在所述隔片的底面涂润滑剂;
通过所述灌浆孔在所述底座板和所述轨道板之间浇筑形成所述连接层。
上述方案中,部分所述隔片在所述底座板和连接层之间间隔外显露,或在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间隔外显露。
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片为刚性材质。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层为水泥沥青砂浆层或自密实混凝土层。
上述方案中,拔出所述隔片之前,所述的实验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检测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多档位电源冗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