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028.4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叶德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迅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网络 入侵 防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包括网络断开系统和信息提取系统,所述网络断开系统包括入侵信息单元、网络控制中心、主动识别单元、数据反馈单元、网络断开单元和报警显示单元,入侵信息单元的输出端与网络控制中心的输入端连接,网络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均与主动识别单元和网络断开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涉及入侵防御系统技术领域。该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通过网络控制中心对外来入侵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主动识别单元主动去识别外来入侵的信息,避免被动的接受入侵,同时网络断开单元会在识别到外来入侵信息时,第一时间断开计算机网络,防止受到进一步的入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入侵防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大都是采用网络安全设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都是采取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这样的网络防入侵模式太过机械化,防御效果不够理想,对于新的攻击模式的实际效果往往误报率很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及入侵防御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采取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对网络进行保护,防入侵模式太过机械化,防御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包括网络断开系统和信息提取系统,所述网络断开系统包括入侵信息单元、网络控制中心、主动识别单元、数据反馈单元、网络断开单元和报警显示单元,所述入侵信息单元的输出端与网络控制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均与主动识别单元和网络断开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动识别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反馈单元和报警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网络控制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断开单元的输出端与主动识别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信息提取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息提取系统包括信息提取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防火墙、日志分析模块、数据对比模块、病毒检测单元和杀毒软件单元。
优选的,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防火墙和病毒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火墙的输出端均与日志分析模块和病毒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日志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病毒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杀毒软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络断开单元包括自动断网模块、自动连网模块和无线连接模块,且无线连接模块与信息提取系统之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显示单元包括弹窗提示模块、报警灯模块和蜂鸣器模块,且弹窗提示模块、报警灯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同时报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入侵防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迅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迅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