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RF链路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152.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民;朱君军;奈春英;颜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rf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射频(RF)链路的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通信领域RF发射链路的控制,提高了WiFi设备的传输效率与通信质量。具体方案为:通信装置最大支持M(M≥3)个RF发射链路,确定M个RF发射链路中K种链路组合,每种链路组合包括至多(M‑1)个RF发射链路,不同种链路组合包括的RF发射链路至少不完全相同;分别获取每种链路组合在N个子载波的信道相关系数;控制通信装置开启第二链路组合中的RF发射链路并关闭其他RF发射链路,第二链路组合为K种链路组合中信道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的链路组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的发展,高速吞吐适配的数字端口和处理器的不断升级,使得WiFi设备的传输速率不断增大,WiFi设备的整机功耗不断增加。
对WiFi设备的供电有直流供电、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供电等。直流供电由于其供电能力充足,WiFi设备可以按照其硬件最大能力发射信号,以发挥出产品的最大竞争力。
非直流供电(POE或USB或其他)的最大供电能力固定,例如,POE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3bt标准下90瓦特(watts,W)、IEEE 802.3at标准下30W,可能出现WiFi设备的整机最大功耗大于向其供电的非直流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此时,WiFi设备需具备功耗调整能力,以适配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
当前,WiFi设备可以通过开启部分RF发射链路,以降低功耗适配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例如,可以在WiFi设备中写入功率控制表格,上电时若确定整机最大功耗大于向其供电的非直流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则在功率控制表格中选择满足非直流供电设备的最大供电能力的RF链路数量,WiFi设备按照选择的RF链路数量开启默认的RF发射链路组合来发射信号。
但是,当前WiFi设备降低功耗的方式,开启的RF发射链路确定后则固定不变,当由于接入WiFi设备的终端位置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网络传输环境或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开启的RF发射链路已不是向终端提供服务的最佳RF发射链路,导致WiFi设备的传输效率(吞吐量)降低,通信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RF链路的方法及装置,提高了通信设备的传输效率与通信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RF链路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通信装置,通信装置最大支持M(M≥3)个RF发射链路,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M个RF发射链路中的K种链路组合,每种链路组合包括至多(M-1)个RF发射链路,不同种链路组合包括的RF发射链路至少不完全相同;分别获取每种链路组合在N个子载波的信道相关系数,其中,第一链路组合在第一子载波的信道相关系数用于反映通信装置开启第一链路组合中的RF发射链路且关闭其他RF发射链路时,通信装置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间使用第一子载波的信道传输环境,第一链路组合为K种链路组合中任一链路组合,第一子载波为N个子载波中任一子载波;控制通信装置开启第二链路组合中的RF发射链路并关闭其他RF发射链路,第二链路组合为K种链路组合中信道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的链路组合。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控制RF链路的方法,获取不同RF发射链路组合的信道相关系数,选择出信道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的RF发射链路组合,控制通信装置按照选择的RF发射链路组合来发送信号。这样一来,通过合理的配置预设条件,当网络传输环境或网络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实时选择出符合最新网络环境的RF发射链路发送信号,提高了通信设备的传输效率与通信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