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压铸机炉体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656.2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陈建伟;王强;王宏宇;周成;夏中雷;张兴杰;蒋少东;王晨艺;李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知住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1 | 代理人: | 林艳艳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压铸机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加热装置,属于轮毂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中,将熔断器和开关单元集成为一个结构单元,三个熔断器和一个开关单元的带电触点均隐藏在散热板和护罩构成的密封结构中,当维修人员在对周边元件维修或更换时,不会触碰到炉体加热装置中的任何带电触点,杜绝了人员接触大电流触电的重大安全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中,控制单元的背部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构成的散热结构,使控制单元能够及时散热,延长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专利具有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轮毂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制造工艺,由压铸工艺、机加工艺和涂装工艺结合而成,其中,压铸工艺中,是将炉体中的铝液打压到模具内部,在经过风冷、水冷使轮毂成型。为了能够使炉体内部的铝液温度满足工艺生产要求(通常为700摄氏度),需要采用电气系统对炉体内部的碳棒进行通断控制,以实现炉体内部恒温。
现有技术中,炉体恒温加热系统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三相电依次通过三组熔断器,控制单元,三根碳棒,反馈电路实现的,三组熔断器作为独立机构设置在电气柜内部,熔断器的上下触点均裸露在外。问题在于,电气柜内部还包括用于实现其他功能的电气元件及导线,并结构紧凑的排列在电气柜内部,当熔断器的周边有电气元件损坏时,维修人员会无意间触碰熔断器触电,造成触电危险,人体可承受的最大室颤电流为50mA,而熔断器的工作电流可达到100A,这为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还包括:设备运行时,控制单元需要采集反馈信息,控制电路的通断,其内部包括精密的计算元件,而控制单元工作时的流通电流为100A左右,导致控制单元发热量较大,经常造成控制单元损坏,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的轮毂压铸机炉体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碳棒和反馈电路,三相电流通过三根导线流入所述控制单元的三个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的三个输出端通过导线依次连接三根碳棒的输入端,三根所述碳棒的输出端采用星形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并列的熔断器和一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为三相触点输入端,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为三相触点输出端,三个所述熔断器的输入端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三相电流输入,三个所述熔断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三相触点输入端,所述开关单元的三相触点输出端用于所述开关单元的三相电流输出;
所述散热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护罩,所述护罩和散热板构成的封闭结构能够包围三个所述熔断器和所述开关单元,所述熔断器和开关单元的裸露触点均位于所述护罩的内部,所述护罩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导线输入和输出的缺口。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散热片彼此平行并与所述散热板方向垂直,若干个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包括三个钳形电流表,所述钳形电流表包括用于感应电流的卡钳和通过导线与所述卡钳连接的电流显示器,三个所述卡钳分别卡设在所述开关单元与碳棒之间的三根导线上,三个所述电流显示器用于固定设置在电气柜门的预留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信号转换器、信号比较器和接触器,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反馈输出端,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比较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所述接触器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电流输入和电流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扬声器
- 下一篇:单向器装配系统的同步式弹簧滚柱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