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673.6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陶琦;王奇;王涛;关喜彬;何旭;韩希平;陈守昭;刘昌济;栗敏;罗振平;关铭惠;冯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02D3/12;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积砂 地层 隧道 洞口 咬合 加固 方法 | ||
1.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现场准备,所述现场准备包括采用台阶法挖洞,并将高压泵站及浆液搅拌站设置在洞外;
浆液备制,所述浆液备制包括向制浆桶内注入水和水泥,浆液材料水灰比1:0.8~1:1.5,每桶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掌子面水平桩孔位设置,所述掌子面水平桩孔位设置包括水平旋喷桩沿着隧道开挖线范围布置,循环加固长度15m,每循环开挖10m,预留5m作为搭接,先由下至上跳孔施工周边水平旋喷桩,再施工掌子面稳定水平旋喷桩;
测量放线,施工前在掌子面画出隧道开挖轮廓,将所有的开孔孔位测量放线并标好孔号,确定旋喷次序,保证钻机钻孔孔位正确后,再确定钻机定位角度;
钻机定位角度调整,测量放线后按计算的水平旋喷机对位的参数,用垂球、钢尺、配合坡度尺量测,检查钻臂前点和后点坡度,即可调整钻机的倾角及摆角,使钻杆方向符合外插角要求;
钻孔,钻机定位角度调整后启动旋喷钻机,钻头边旋转边钻进,同时用低压低流量清水从喷嘴喷出,达到设计位置停止钻进;
水平旋喷施工,钻孔完成后施作拱部旋喷,次序为拱顶中央孔,然后每次间隔一个孔位从上到下,左右交替补注所缺孔位,拱部完成后施作边墙部位旋喷桩,钻杆钻到位后开始给浆,先旋转半分钟再开始后退,旋喷时,边喷便转动边后退,距离洞口1米左右开始停止旋喷,插入纤维锚杆,封堵洞口,然后开挖隧道上台阶,台阶长度控制在3m左右,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接着开挖隧道下台阶,施作下台阶初期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洞的开挖断面宽度为8.3m,洞内钻机的操作平台设置高度为拱顶下3.5~4.0m,整平夯实长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子面网喷C20混凝土厚度20cm,加强隧道掌子面的整体强度,加强水平旋喷桩施工时的掌子面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备制时水泥过筛,将杂物和较大颗粒清除,所述浆液进出储浆罐均采用滤网过滤,防止在喷射过程中发生堵塞,储浆桶采用自动搅拌,防止浆液沉淀、离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隧道开挖轮廓线线周边采用φ500mm水平旋喷桩加固,外插角5~10°,开孔间距29cm,10m处断面桩间距35cm,15m处终孔断面桩间距38cm,桩长度15m,每循环周边旋喷桩共71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子面设φ500mm稳定桩,长度15m,水平布置,旋喷桩间距1.8m,间距1.5m,梅花型布置,其中上台阶5根,中台阶4根,共布设9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时在旋喷前采用水泥浆洗孔1~3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喷施工时为保证浆液与砂体的搅拌均匀程度,施工前进行不少于4根桩的工艺性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旋喷桩桩体强度不小于5MPa,桩径不小于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积砂地层隧道洞口段咬合桩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时钻杆旋转速度为10~20r/min,旋转喷头三根杆时后退速度为15~30cm/min,以后几根后退速度为20~30cm/min,水泥浆流量按90~260L/min控制;旋喷压力控制在35~4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6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