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载芯桩与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9914.7 | 申请日: | 202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琪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48;E02D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载芯桩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载芯桩与施工方法,其载芯桩是由外侧的固化土和内芯的预制桩组成;固化土初期呈流态,凝固后胶结在预制桩的外表面形成柱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1MPa;固化土的塌落度小于2cm;在流态固化土中插入预制桩时,流态固化土沿预制桩外表向上流动;地基土包裹着固化土并胶结于一起。该专利具有绿色、环保和安全可靠的社会效益,同时能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建筑工程桩结构及其沉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中,桩基作为主要的基础型式,被普遍使用。目前常用的桩基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二类。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地层内成孔,使用泥浆护壁或护筒护壁的方法,在已成孔位中现场浇灌混凝土形成桩基,这类桩基的质量受成孔的质量、护壁泥浆的质量、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质量等因素影响,常常由于管理不到位或施工者缺少经验,出现了大量的工程质量事故。此外,护壁泥浆的处理也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损害。护筒护壁法成孔,虽然能达到较好的成孔质量,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仍然难以克服,同时,桩底沉渣的清理和护筒上拔时引起断桩的问题也很难解决。可以说钻孔灌注桩基的工程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对环境很不友好。预制桩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沉桩过程,会导致周边的挤土效应明显,引起周边的管线、建筑物和道路受损。当沉桩过程遇到较硬的地层或桩端需嵌入硬地层时,沉桩阻力很大将导致无法穿越和嵌入到该类硬地层,或者即使穿越了也会引起桩身严重损伤。可以说,现行的桩基及其施工方法具有较多的缺陷。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加大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许多工程桩基的桩顶均位于地面10米以下的深度,不论是钻孔灌注桩或预制桩,均存在长距离送桩到位的问题。钻孔灌注桩需要大量超灌才能保证桩身质量,然后破挖出桩头,对连接钢筋产生较大伤害。需长距离送桩时,送桩阻力过大,送桩杆与预制桩只有轴向加压没有侧向限制,从而使预制桩的垂直度很难保证,送桩到位的概率很低,基坑开挖后需要将高于基板底面以上部分的预制桩截除,产生较大的浪费。
为此,目前工程上开始推广应用劲性复合桩、静钻根植桩来代替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这二种桩型均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来引孔和形成加固土,不论是搅拌或是旋喷,形成的水泥土桩体不仅均质性较差,水泥土桩体的强度完全依赖所在位置的地基土性能,且强度低(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0.5MPa)、差异大,无法达到真正复合作用的效果,易产生外层搅拌桩体被剪切破坏的事故。此外,原位搅拌形成的水泥土流动性较差,在插入预制桩时产生的挤土效应仍较严重。
因此,工程界亟需寻找一种能减少挤土效应,并能提高桩承载力,消除泥浆的施工方法及提高桩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技术,既能克服传统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的质量和施工存在的缺陷,又能降低造价,加快施工速度,保护我们的环境,实现文明施工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桩基质量和施工周期长、造价高、施工困难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载芯桩是由外侧的固化土和内芯的预制桩组成;固化土初期呈流态,凝固后胶结在预制桩的外表面形成柱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1MPa;固化土的塌落度大于180mm;在流态固化土中插入预制桩时,流态固化土沿预制桩外表向上流动;地基土包裹着固化土并胶结于一起。
所述的预制桩截面为圆环形,外表面呈凹凸形;装配端桩接头为受力主筋一一对接的螺锁式机械连接,混凝土接触面为高强树脂粘结。
所述的预制桩截面为方形,外表面呈凹凸形;装配端桩接头为受力主筋一一对接的螺锁式机械连接,混凝土接触面为高强树脂粘结。
所述的流态固化土体是由地面搅拌设备制成,通过泥浆泵机送入到钻孔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琪,未经王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