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石榴栽培方法和害虫捕获诱杀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10432.3 申请日: 2020-02-22
公开(公告)号: CN111328780A 公开(公告)日: 2020-06-26
发明(设计)人: 乔健;魏长宾;马智玲;李甜子;杜丽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1/02 分类号: A01M1/02;A01G17/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高宁馨
地址: 524091 广东省湛江***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番石榴 栽培 方法 害虫 捕获 诱杀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番石榴果园的栽培方法和害虫捕获诱杀装置。害虫捕获诱杀装置包括壳体、捕获单元、连接结构、诱捕剂放置台;所述壳体为球形;所述捕获单元设置在壳体上,捕获单元的数量为2个以上,捕获单元包括圆锥形的中空本体,中空本体沿着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直径线性减少,捕获单元还包括捕获头部,捕获头部与中空本体直径小的一端连接,由2片以上的柔性片组成,捕获头部沿着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直径变小。上述装置极大的增加了害虫停留的面积,提高了害虫的诱捕效率,且防止害虫逃离,方便制造且成本低。并公开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害虫捕获诱杀装置的番石榴栽培方法,增加了番石榴产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石榴栽培方法和害虫捕获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番石榴为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洲,属桃金娘科番石榴,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俗称拔番石榴子、那拔。因其来自国外,故名为番石榴,是亚热带名优水果品种之一。番石榴生长适应性强,不择土壤,栽培容易。但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甚至严重时可致绝产甚至全树枯死。因此,对番石榴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总结非常重要。

番石榴的主要害虫有花蓟马、蚧壳虫、果实蝇等。

果实蝇成虫把卵产在番石榴果皮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蛀害,造成腐烂,引起果实早期脱落。严重时,损失极大。7-8月虫口数量最多,世代重叠严重,无严格越冬过程,在桂西南一年发生8~10代,周年均可发生。

对于番石榴栽培过程中果实蝇的防治方法包括:

物理防治。果实套袋防止成虫产卵为害,在幼果期、实蝇成虫未产卵前,对果实套袋,套袋前用40%毒死蜱乳油进行喷雾。

药剂防治。于69月,用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每50kg兑好的药液中加入白糖0.5kg喷果园杂草上,用来诱杀成虫。每季番石榴采收后,树冠地面上喷晒40%毒死蜱乳油或45%辛硫磷乳油800倍液。

上述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且均使用了农药,对人体健康不利,现有技术中一般同时使用诱导捕杀的方法,即悬挂诱虫罐,对果蝇等害虫引导进容器中进行捕杀。现有技术中的诱虫罐一般只具备位于罐体上方的3个或者4个诱导口,诱导口设置为迂回形状让害虫进入罐体后很难再逃离。但是迂回的结构导致诱虫罐难清洗,且由于其通道的横截面积较大,仍然存在害虫逃离的风险。此外诱导口的数量较少,且诱导口的外侧尺寸较小,害虫难找到入口,捕获害虫的效果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番石榴栽培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新型的害虫捕获诱杀装置,有效在番石榴栽培过程中诱杀害虫,且防止害虫在进入捕杀装置后逃离,在捕杀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具备便于清洗、制造简单的多种优点。

一种番石榴栽培害虫捕获诱杀装置,包括壳体1、捕获单元2、连接结构3、诱捕剂放置台4;所述壳体为球形,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壳体的正上方,所述诱捕剂放置台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捕获单元设置在壳体上,捕获单元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捕获单元包括圆锥形的中空本体,所述中空本体沿着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直径线性减少,中空本体直径大的一端位于壳体的外侧,中空本体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捕获单元2还包括捕获头部,所述捕获头部与中空本体直径小的一端连接,由2片以上的柔性片组成,捕获头部沿着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直径变小。

上述捕获诱杀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诱捕单元,极大的增加了害虫停留的面积,使害虫在诱捕剂的引诱下进入壳体内,极大的提高了害虫的诱捕效率;且在中空本体的小径一端设置了捕获头部,该捕获头部沿着朝向壳体中心的方向直径变小,所述捕获头部由2片以上的柔性片组成,上述结构使得害虫很容易进入壳体内部,但无法从壳体内部逃离。所述捕获头部的最小直径可小于害虫的直径,由于捕获头部是柔性的且由2片以上的柔性片组成,害虫进入壳体内部时柔性片很容易被撑开,害虫仍然容易进入壳体内部,但反方向飞行时会被卡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