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0546.8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淑怡;王科;胡玲;吕恩静;毛立军;兰林;刘棋;祁亚玲;陈建良;吴学东;程林;陈运强;王非;高鑫;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天然气 分子筛 吸附 装置 工艺 | ||
1.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吸附塔、缓冲罐、换热器、加热炉和空冷器,其中:每组吸附塔包括至少两个塔,并列设置在天然气凝液进口管线和处理后的天然气凝液出口管线之间,在每个塔的塔底和塔顶均分别设置四个切断阀V1至V4、以及V5至V8;在所述处理后的天然气凝液出口管线末端与切断阀V7之间设置粉尘颗粒过滤器;切断阀V4与缓冲罐连接;切断阀V2依次与冷却气过滤器、空冷器连接;在再生气进口管线上依次设置换热器、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与切断阀V6连接,切断阀V1、再生气过滤器、换热器、空冷器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然气凝液进口管线前端和切断阀V3之间设置第一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缓冲罐底部设置第二液位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与第三调节阀连接,所述缓冲罐依次与再生气管线切断阀V25,吹扫气管线切断阀V2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器和加热炉之间设置第四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再生气进口管线前端和切断阀V5之间设置第五调节阀。
7.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塔流程,采用两塔时,一塔用于吸附、一塔再生、冷却;采用三塔时,一塔吸附、一塔再生、一塔冷却,其中:
一、吸附阶段:
打开切断阀V3和V7,其它切断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天然气凝液经进口切断阀V3自下而上进入吸附塔,塔内的分子筛物理吸附天然气凝液中的含硫化物及其他杂质,吸附时间为12h,经处理后的天然气凝液从塔顶经切断阀V7流出,经粉尘颗粒过滤器过滤后去下游装置;
二、排空阶段:
吸附阶段完成后,分子筛再生之前,打开切断阀V5和V4,其它切断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利用塔顶冷却气将吸附塔的凝液排至缓冲罐,在排液操作时,打开NGL装卸罐支线切断阀V26,缓冲罐产生的气体通过压力调节阀调压后输至再生气主管;
三、吹扫阶段:
当吸附塔内凝液排空后,关闭切断阀V4和NGL装卸罐支线切断阀V26,继续保持切断阀V5处于打开状态,打开切断阀V2,用冷吹气吹扫床层30min以清除残留在床层中的NGL残液;吹扫气从吸附塔底出来后进入冷却气过滤器;
四、再生阶段:
再生气经换热器换热,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再生塔再生,再生时间为12h,再生过程中关闭切断阀V5和V2,打开切断阀V6和V1,热再生气通过V6从顶部进入塔内,再生后的再生气通过切断阀V1从塔底离开再生塔,进入再生气过滤器过滤除掉固体杂质,再经换热器换热后与冷吹后的返回再生气混合,然后经空冷器冷却后进入下游装置;
五、冷吹阶段:
当吸附剂完全再生后,关闭切断阀V6和V1,打开切断阀V5和V2,冷吹气直接进入冷却塔中,冷吹过程持续10h,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吹气经冷却器过滤器除掉夹带的分子筛粉尘后进入空冷器换热后进入下游装置;
六、充液阶段:
冷吹阶段结束后,关闭切断阀V2和V5,打开切断阀V4,通过NGL卸载线反向运行对吸附塔进行NGL充液操作,冷却气通过再生气供气管线上的切断阀V25将缓冲罐内的NGL置换到吸附塔内,吸附塔充液操作中,打开切断阀V8,充液操作完成后,关闭V4、V25和V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凝液的分子筛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空阶段采用压力高于天然气凝液的天然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5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打磨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阻水型聚酰胺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