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反硝化脱氮用固体缓释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0695.4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勇;张克峰;丁万德;彭锦玉;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安丽艳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硝化 脱氮用 固体 碳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反硝化脱氮用固体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淀粉和聚砜分散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浸入水中成型;将初步成型的碳源浸入水中,完成相转化后烘干获得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缓释碳源,碳源控释效果好,强化脱氮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硝酸盐的去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反硝化脱氮用固体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中氮元素含量超标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威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在中国,全国近三分之二的湖泊因氮污染而中度或严重退化。在水生生态敏感地区,TN浓度被限制在10.0 mg/L以下。总氮(TN)的去除,即废水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已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各种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电渗析和生物脱氮。其中,反硝化脱氮技术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青睐。
目前,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多为低C/N污水,限制了反硝化效率,其深度脱氮工艺需外加碳源。传统的有机碳源,如乙醇、葡萄糖、乙酸盐、甲醇等液体碳源往往出现投加过量或不足等问题,导致废水中COD的增加或硝酸盐的积累。因此,采用新型固体碳源已成为反硝化脱氮的研究热点之一。固体碳源一般分为两类:天然材料和可降解聚合物。与天然材料(如木屑、稻草、玉米穗和棉花)相比,合成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聚己内酯 (PCL)、聚乳酸 (PLA),淀粉/聚己内酯(SPCL)和聚-β-羟丁酸(PHB)作为碳源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碳源释放速率,在保持较高硝酸盐去除效率的同时解决污水中的色度和过量COD问题。
上述几项研究均处于实验室初步探索阶段,未见实际应用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持续、稳定、高效的人工制备固相有机碳源,并探究其在受硝酸盐污染的低C/N污水中的作用机制,是低C/N污水生物脱氮技术需进一步解决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强化生物反硝化脱氮中有机碳源缓释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新型缓释碳源,碳源控释效果好,强化脱氮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型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反硝化脱氮用固体缓释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淀粉和聚砜分散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浸入水中成型;
(2)将初步成型的碳源浸入水中,完成相转化后烘干获得产品。
步骤(1)中,所述淀粉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3-3:1;优选为1:1。
步骤(1)中,所述淀粉和聚砜总量与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2:3w/v。
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80-85℃。
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18-24h。
步骤(2)中,所述浸水时间为36-48h。
步骤(2)中,所述烘干温度为60℃,时间为2h。
一种上述方法获得的固体缓释碳源。
上述固体缓释碳源可用于污水处理。所述固体缓释碳源的添加量为15-25 g/L。所述污水的总氮量为10-50 mg/L。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未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压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形玻璃边自动涂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