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003.8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彩萍;甘书宽;黄志强;邢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62;G06T7/11;G06T7/9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钢筋混凝土 桥梁 损伤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模块、云数据库中心a、云数据库中心b、云检测模块、云训练模块和带高精摄像头的航拍无人机;
所述带高精摄像头的航拍无人机用于采集桥体混凝土表面损伤部位的原始图像A并通过无线传至用户终端模块;
所述用户终端模块,用于用户访问和注册终端模块并将注册的独立ID信息传输至云数据库中心a,用户可以通过个人ID登录终端访问云数据库中心a来修改信息;
所述云数据库中心a,用于及储存云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分割的图像C以及云训练模块的分类器;
所述云数据库中心b,用于存储航拍无人机采集的原始图像A,云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分割的图像C,以及云训练模块的分类器;
所述云检测模块,用于将原始图像A分割成图像C和损伤识别分类,并在联网情况下自动将图像C和损伤识别分类数据传至云数据库中心a;
所述云训练模块,通过互联网自动在云数据库中心a提取图像C,对分类器进行训练学习,并通过互联网将训练的分类器传至云检测模块和云数据库中心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还可以直接在云数据库中心a预先下载分类器,并在用户终端模块上运行,实现户外无法联网情况下的现场检测,此时所述云检测模块直接分割航拍无人机采集的原始图像A并送往分类器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检测模块图像分割具体算法步骤包括:
a、输入原始图像A的RGB彩图;
b、通过多种颜色通道交换,得到多通道灰度图像;
c、对灰度图进行Otsu分割,得到各通道初始分割结果,通过测试选取最佳颜色多通道;
d、最后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进行多通道图像分割,得到带损伤区域的图像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检测模块中损伤识别分类采用三阶段分类器,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是一个五值分类器,用于五种基本的损伤分类;
第二阶段是一个二值分类器,确定是否存在外露钢筋;
第三阶段是一个二值分类器,用来判断锈蚀染色的存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种基本的损伤分类分别为剥落、裂纹、风化、结垢和磨损。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训练模块的主动训练学习,其步骤为:
步骤1、开发一个简易的检测程序代码初始分类器;
步骤2、云训练模块在云数据库中心b中提取图像B;
步骤3、初始分类器自动对每一张图像B进行预训练学习;
步骤4、将训练学习的结果更新至分类器,并将分类器传输至云数据库中心a供用户终端模块的检测应用下载升级;
步骤5、用户将高精摄像头检测桥梁损伤时拍摄的原始图像A通过云检测模块分割成图像C,并将图像C传输至云数据库中心a;
步骤6、经过云检测模块图像分割得到图像C并传输至云数据库中心a;
步骤7、云训练模块在云数据库中心a中提取图像C;
步骤8、初始分类器自动对每一张图像C进行训练学习;
步骤9、将训练学习的结果更新至分类器,并将分类器传输至云数据库中心供用户终端模块的检测应用下载升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至步骤9循环闭环多次训练,提高分类器的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0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开挖管道更新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易装配的晾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