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驾驶车队的变道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008.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锐;徐勇;温博轩;吴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赵平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车队 方法 装置 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队的变道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指令车的变道指示,变道指示包括如下之一:同时执行变道操作、复制变道操作;响应于变道指示为同时执行变道操作,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车辆的变道起始位置;根据变道起始位置和预定变道时间确定变道轨迹,并根据变道轨迹控制当前车辆执行变道操作。通过本申请,可以实现整个车队的同时变道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队的变道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协同自动驾驶车队(Platooning)是多辆车基于自动驾驶技术和V2V(vehicle-to-vehicle,车对车)车联网技术的支持,以极小的车距尾随行驶的编队状态。在车队中,车距远远低于一般意义上的安全行驶车距,仅为20米甚至更小,极小的车距会使头车破开的气流,在车尾直接被第二辆车接纳,而不会形成低压的涡流区,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车队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总值。以奔驰自动行驶卡车车队为例,以Platooning状态行驶所减少的阻力,可以节约近10%的油耗。
协同自动驾驶车队之所以可以保持这么小的间隔,主要原因是受益于V2V通信的低延时通信,V2V可以实现从端到端的100ms内的通信。因此,基于V2V技术,卡车与卡车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一个车队里的一组卡车能够跟随“带头车辆”(即,领航车),随着它的操控而自行进行操控。
自动驾驶队列在行驶过程中,现有的变道逻辑是完全复制领航车的轨迹,即在领航车变道的地点进行同样的变道动作。这样的好处是跟随车可以避免领航车遇到的路障,比如躲避锥桶等场景,但是会引入变道延迟,在车辆比较密集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领航车变道成功,但是在跟随车准备变道时,变道地点的位置可能已经被别的车辆占据或者干扰,从而导致变道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队的变道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队的变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指令车的变道指示,所述变道指示包括如下之一:同时执行变道操作、复制变道操作;响应于所述变道指示为同时执行变道操作,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车辆的变道起始位置;根据所述变道起始位置和预定变道时间确定变道轨迹,并根据所述变道轨迹控制所述当前车辆执行变道操作。
具体地,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车辆的变道起始位置包括:获取当前车辆的当前点信息,所述当前点信息包括: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运动信息;将所述当前位置确定为所述变道起始位置。
具体地,根据所述变道起始位置和预定变道时间确定变道轨迹包括:根据所述当前点信息、预定变道速度和预定变道时间,确定在相邻车道的变道终点以及该变道终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点信息和所述变道终点的位置信息,基于曲线拟合规则确定变道轨迹。
进一步地,响应于所述变道指示为同时执行变道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领航车当前点信息,并根据所述领航车当前点信息生成领航车变道轨迹。
具体地,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当前车辆的变道起始位置还包括:将所述当前车辆行驶预定时间后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变道起始位置。
具体地,根据所述变道起始位置和预定变道时间确定变道轨迹包括:根据所述变道起始位置和所述领航车变道轨迹生成初始变道轨迹;根据所述预定变道时间对所述初始变道轨迹进行时间增量扩展操作,以确定所述变道轨迹。
进一步地,响应于所述变道指示为复制变道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领航车实时位置信息和变道轨迹;基于获取的领航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和变道轨迹,对当前车辆进行循迹控制,使所述当前车辆执行与所述领航车相同的变道操作。
优选地,所述变道指示通过如下方式识别:通过所述指令车的不同转向操作来识别不同的变道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