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釉雕刻瓷用琉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1169.X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江;赵成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宝泉轻工制品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3/091 | 分类号: | C03C3/091;C03C3/118;C03C6/04;C03C6/06;C03C1/04;C03B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雕刻 琉璃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釉雕刻瓷用琉璃。该釉雕刻瓷用琉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琉璃由内向外为三层结构,第一层是明料层、第二层是白料层、第三层是色料层,其中,明料层厚度为1.5‑2.0mm,白料层厚度为1.7‑2.5mm,色料层厚度为1.5‑2.2mm。本发明采用人工套料的工艺,分为三层,通过调节各层玻璃的膨胀系数将其降至70×10‑7/℃以下,有利于获得高的玻璃网络联结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玻璃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可以获得较大摩尔体积,进而提高抗开裂性。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釉雕刻瓷用琉璃。
(二)背景技术
中国的刻瓷艺术在世界享有盛誉,所谓刻瓷就是使用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合金等硬质材料制成的道具,以刀代笔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鸟、鱼虫、动物、人物、肖像及书法等各类题材的作品,并根据不同釉色敷色或不敷色的一种艺术。刻瓷技法包括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而刻瓷工艺又分为点刻、线刻、面刻和釉雕工艺。特别地,釉雕工艺是在传统的点刻、线刻和面刻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并逐步发展成熟。釉雕工艺是主要是在瓷器釉面上利用白色坯体与釉面层,以及釉面层之间的色差,使用合金刀具分层雕刻出丰富、细腻的层次表现立体形象, 无需敷色。其创新的釉雕工艺和技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增添了一种新的工艺种类,丰富了刻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雕刻工艺。
传统釉雕工艺是在瓷器釉面上进行,为了增强艺术表现力通常要求釉面层颜色多样化,这要求釉面层尽可能厚一些,因此需要进行多次施釉和烧制,这无疑提高了制作工艺的难度。此外,在刻瓷过程中刀具的尖端在对釉面玻璃施加一定的荷载时会造成深浅不一的划痕,而这些划痕的端部则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很容易在该位置继续开裂,形成不可控的裂纹,所以釉面层玻璃的强度,尤其是其抗开裂性决定着釉雕的结果。然而,众所周知,釉面层的膨胀系数需要与坯体相近,否则会出现开裂或龟裂现象。一般地,坯体由长石和石英等矿物构成,膨胀系数在70-80×10-7/℃之间,这意味釉面层玻璃的膨胀系数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很显然这给釉面层玻璃的成分设计带来了困扰。具体地,为了满足膨胀系数在70-80×10-7/℃之间,釉面层玻璃的配方中需要有较高含量的修饰体氧化物,这一方面降低了玻璃的网络联接程度,另一方面使得玻璃的致密化程度较高,这都不利于提高釉面层玻璃的抗开裂性。
本发明人的发明专利一种彩色无氟仿瓷琉璃(专利号:ZL201210261973.1)和一种彩色无氟仿瓷琉璃的制造方法(专利号:ZL201210262072.4)曾报道采用人工套料的方式制造多层玻璃(也称“琉璃”)产品。由此可知,当内层玻璃采用乳白料而外层玻璃采用透明色料时可形成不同层之间的色差,进而实现在这类套料的琉璃制品上进行釉雕操作。与传统的釉雕用瓷器相比,套料琉璃制品更容易对各层玻璃成分进行调整,不但使各层间的膨胀系数匹配,同时也能兼顾玻璃的强度,对其抗开裂性进行调控。以往的专利并未涉及釉雕方面的应用,也未涉及抗开裂性的报道。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具有良好抗开裂性的釉雕刻瓷用琉璃的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人工成型、抗开裂性高的釉雕刻瓷用琉璃。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釉雕刻瓷用琉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琉璃由内向外为三层结构,第一层是明料层、第二层是白料层、第三层是色料层,其中,明料层厚度为1.5-2.0mm,白料层厚度为1.7-2.5mm,色料层厚度为1.5-2.2mm。
本发明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宝泉轻工制品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未经淄博市宝泉轻工制品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罐体拉伸机的压边机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