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流动性热塑性聚合物的组成、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387.3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延杰;王方中;陆风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诺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2 | 分类号: | C08K5/52;C08K5/42;C08K5/50;C08K5/5313;C08L75/04;C08L33/12;C08L1/02;C08L67/02;C08L69/00;C08L67/00;C08L77/12;C08L71/12;C08L81/02;C08L6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流动性 塑性 聚合物 组成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高流动性热塑性聚合物的组成、制备和应用。具体来说,本发明公开的高流动性热塑性聚合物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及新型流动剂。热塑性聚合物指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流动剂包含离子液体组份,其中离子液体可以是单一离子液体组份,也可以是几种离子液体共用,也可以是离子液体和传统流动剂混用。该流动剂可以在热塑性聚合物聚合阶段添加,也可以在聚合物改性阶段通过挤出机混合添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流动热塑性聚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披露了一种包含离子液体结构的新型流动剂的热塑性聚合物组成、制备和应用,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及流动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合物是应用最为广泛、市场需求最大的聚合物。按化学成分,热塑性聚合物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可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酰胺(包括芳香族和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砜、聚酰亚胺、聚芳醚酮、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纤维素塑料、橡胶等,以及他们的聚合物合金。按照终端应用,可以包含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领域。
流动剂是一类重要的聚合物加工助剂。流动剂的主要用途是降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提高可加工性能。传统的流动剂包括含氟聚合物流动剂、含硅聚合物流动剂、小分子的液晶分子、小分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但是传统聚合物不具备普适性,有时的流动性的效果不明显,和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够好或者热稳定性不够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结构新型流动剂,可用于热塑性聚合物的流动改善,可以克服上述传统流动剂的不足。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塑性聚合物,采用离子液体流动剂,制备方法可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混合,随即注塑或其它工艺制备模塑件。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液体流动剂由有机阳离子、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阳离子有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吡咯盐离子。
进一步的,所述的阴离子有卤素离子、羟、巯、氰无机离子、醋酸根离子、三氟醋酸根离子、二氰胺根离子、磺酸根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磷酸酯阴离子、磺酸酯阴离子、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根离子等。
本发明的具体优势如下:
(1)本发明中的离子液体流动剂不会挥发。
(2)本发明中的离子液体的结构的“可设计性”,可为不同塑料产品提供最佳的相容性的流动剂设计。极佳的相容性使得流动剂均匀分散甚至溶解在塑料里,从而对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最小。
(3)本发明中的由于“离子”的特别结构在阻燃剂和塑料高分子链间引入不同的分子力,从而减弱了流动剂增塑副作用,使得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或者热变形温度不下降或者下降不多。
(4)本发明中的离子液体流动剂使用简单,可以用于通用的聚合物制备或加工及改性工艺中。
具体来讲,离子液体流动剂在热塑性聚合物中的应用的优势在于:添加量低,对塑料的物理性能影响较小,对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流动剂中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流动剂中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案例1. (分子式1)
将3%的分子式1化合物和尼龙6颗粒用挤出机温度265°C熔融共混。测试流动性能。熔融指数较原始树脂提高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诺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诺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监控系统及高速动车组
- 下一篇:扫描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