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1590.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4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阳;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航天 数据 数据库 负载 均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针对航天领域的数据建立云数据库,所述云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管理节点和n个云数据库节点;
S2)获取各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当前负载,根据所述各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当前负载计算各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当前剩余的负载承受能力;
S3)将各个云数据库节点作为交易者,所述交易者为购买者或出售者;将查询负载作为市场中用来交易的货物;
S4)根据当前剩余的负载承受能力计算所述交易者的购买价格和售卖价格;
S5)将所述数据库管理节点作为竞价管理者;将所述购买价格和售卖价格发送至所述竞价管理者;
S6)所述竞价管理者根据购买价格和售卖价格获得交易结果;所述竞价管理者将交易结果通知需要进行交易的云数据库节点;
S7)需要进行交易的云数据库节点对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将数据从出售者所在的云数据库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购买者所在的云数据库节点;
S8)判断所有的云数据库节点是否满足负载均衡条件,若是,则确定系统当前处于负载均衡状态;若否,则返回步骤S2);
其中,步骤S4)中,包括计算第z个交易者的购买价格rz表示第z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当前剩余的负载承受能力,α表示价格系数,α∈[0,1],β表示价格偏置项;计算第z个交易者的售卖价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获取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当前负载表示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第j个数据分块负载,m为第j个数据节点的数据分块总数,表示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第j个数据分块负载的第v个数据段负载,f为数据段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计算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当前剩余的负载承受能力Ci为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计算能力,为第i个云数据库节点的当前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竞价管理者根据购买价格和售卖价格获得交易结果,包括步骤:
S61)将各个交易者的购买价格进行排序,获得购买价格最高的购买者;
S62)将各个交易者的出售价格进行排序,获得出售价格最低的出售者;
S63)将所述购买价格最高的购买者和所述出售价格最低的出售者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的交易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所述负载均衡条件为:
1)C1≤C2≤…≤Cn;
2)
3)
4)rk=rk+1=…=rn;
5)rk≥Ck-1。
6.一种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系统,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面向航天数据的云数据库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数据库存储层、云数据库管理层和应用客户端;
所述云数据库存储层包括若干个云数据库节点,所述云数据库存储层用于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
所述云数据库管理层包括若干个数据库管理节点,所述云数据库管理层用于建立所述云数据库存储层与所述应用客户端之间的联系,每一个数据库管理节点都能和系统中的所有云数据库节点进行交互,由应用客户端发起的查询会首先交给数据库管理节点,利用数据库管理节点再将查询转交给对应的包含有所需要数据的云数据库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