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640.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聆;马云海;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650032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手术 用颈脖 辅助 撑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手术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头垫,支撑框架的俯视面为“U”形结构,支撑框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置物板,置物板的形状结构与支撑框架内壁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支撑框架内壁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之间转动连接有头垫,头垫的形状结构与置物板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支撑框架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之间呈镜像设置,定位板底部的中央螺纹连接有快拆螺栓;本发明代替了传统通过人工扶持的方式对患者的头颈进行国定的工作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疾病根据发病时间、部位及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总体概括为:颈的先天性疾病及畸形、颈部炎性疾病、颈部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下颌下腺疾病、腮腺疾病、颈部肿瘤、颈部肿块等等,外科手术是治疗头颈部肿瘤最常用的根治手段之一,要求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器官的基本功能,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整复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微创外科概念的提出,人们对耳鼻喉科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
脖颈是人体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是人体的重要部位,由于脖颈是具备活动性的,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一位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头部进行扶持,由于手术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种人工扶持的方式十分的麻烦,而且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这种操作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给主刀医生的工作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具备固定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手术工作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头垫,所述支撑框架的俯视面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框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形状结构与支撑框架内壁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支撑框架内壁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之间转动连接有头垫,所述头垫的形状结构与置物板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呈镜像设置,所述定位板底部的中央螺纹连接有快拆螺栓。
本发明的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其中快拆螺栓的顶部贯穿定位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压紧板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该装置固定于病床或手术台上,增加了快拆螺栓与病床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的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其中快拆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为圆柱形结构,把手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纹,该结构设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手掌与快拆螺栓之间的摩擦力,为工作人员对支撑框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的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其中置物板顶部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沿水平竖直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部贯穿置物板的底部,所述置物板底部且与通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内壁底部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底座,所述头垫底部且与通槽左侧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底座,所述第一铰链底座的顶部铰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铰链底座的中央,所述支撑框架正面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控制按钮,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电动伸缩杆相电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按动控制按钮来实现对头垫角度的调节,代替了传统通过人工扶持的方式对患者的头颈进行国定的工作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发明的耳鼻喉科手术用颈脖辅助撑开装置,其中头垫的右侧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头垫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形状结构与连接孔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之间相转动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连接柱能够隐藏于头垫的内部,使该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