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曝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2125.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梓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梓育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101/3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曝气管,其设有一本体及多个碰撞件;该本体具有一空气流道、至少一液体入口道及一出口道,该空气流道设于该本体的一端,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与该空气流道间隔设置,并与该空气流道相连通,该出口道设于该本体远离该空气流道的一端,该空气流道及该出口道均沿该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其中空气通过该空气流道流入该本体后,再通过该出口道流出该本体;该多个碰撞件间隔设于该本体内,使液体通过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流入该本体后,碰撞该多个碰撞件而产生多个微小气泡;借以提供一能提升曝气效率的曝气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气管,尤指一种能提升曝气效率的曝气管。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现有曝气管60设有一下开口61、一上开口62、一主流道63、一空气流道64及多个凸肋65;该下开口61及该上开口62分别形成于现有曝气管60的两端;该主流道63轴向贯穿形成于现有曝气管60,并与该下开口61及该上开口62相连通;该空气流道64侧向形成于现有曝气管60的管壁,并与该主流道63相连通设置;该多个凸肋65间隔凸设于环绕该主流道63的管壁,且各凸肋65沿现有曝气管60的轴向延伸设置。使用时,将现有曝气管60的空气流道64连接至一空压机,再将现有曝气管60置放于污水槽或是养殖池的底部,并启动该空压机,使空气通过该空气流道64流入该主流道63中,并产生吸力带动污水槽或是养殖池中的液体通过该下开口61流入该主流道63中,液体撞击该多个凸肋65后形成多个微小气泡,最终通过该上开口62流出现有曝气管60。借此,现有曝气管60能提高污水槽或是养殖池中的溶氧量,以促进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生长,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或是促进养殖池中的生物生长。
然而,由于现有曝气管60的空气流道64侧向形成于现有曝气管60的管壁,使空气通过该空气流道64流入该主流道63的过程中需要转弯,造成局部压力损失,进而降低曝气效率,因此,现有曝气管60诚有其需加以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曝气管的结构使空气在流入该主流道的过程中需要转弯,造成局部压力损失,进而降低曝气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目前技术问题的曝气管,其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轴向、一空气流道、至少一液体入口道、一出口道及至少一混合流道,该空气流道设于该本体的其中一端,并且该空气流道沿该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与该空气流道间隔设置,并且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与该空气流道相连通,该出口道设于该本体的远离该空气流道的一端,并且该出口道沿该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其中空气通过该空气流道流入该本体并通过该出口道流出该本体,所述空气流道及至少一所述液体入口道设于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且均与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相连通,所述出口道设于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出口道与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相连通,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空气流道的截面积,且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的截面积小于至少一所述液体入口道的截面积;以及
多个碰撞件,该多个碰撞件间隔设于该本体内,使液体通过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流入该本体,且液体及空气流经至少一所述混合流道并流动至多个所述碰撞件处,液体碰撞该多个碰撞件产生多个微小气泡并通过该出口道流出该本体。
进一步,如前所述的曝气管,其中至少一该混合流道呈螺旋状。
较佳的是,如前所述的曝气管,其中该本体设有一混合部,该混合部设于该本体的邻近该至少一液体入口道处,该至少一混合流道形成于该混合部与该本体的内壁面之间。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的曝气管,其中该空气流道设于该本体的中心;该本体设有多个所述液体入口道,该多个液体入口道等角间隔设置地环绕该空气流道。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的曝气管,其中该本体包括一第一设置段及一第二设置段,该第一设置段及该第二设置段沿着该本体的该轴向间隔排列设置;该多个碰撞件中的部分碰撞件间隔设于该第一设置段,该多个碰撞件中的另一部分碰撞件间隔设于该第二设置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梓育,未经彭梓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