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盒的逆向防伪印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2547.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美尚隽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00 | 分类号: | B41M3/00;B41M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逆向 防伪 印刷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逆向防伪印刷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待印刷的纸张上涂覆一层底胶层;S2,在烘干后的底胶层上进行镀锡或镀铜;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复合层;S4,在复合层上复合一层紫外发光层;S5,进行烘干;S6,形成图案层;S7,选用印刷色座在图案层上印刷UV逆向底油,形成防伪层;S8,选用联机上油座在UV逆向底油上印刷一层UV逆向面油,形成逆向防伪层;S9,进行UV照射固化;S10,固化后,依次进行覆膜、压纹、丝印、烫印和压凸。本发明使得包装盒具有防伪和逆向防伪的双重防伪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还同时提高了印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印刷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的逆向防伪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药品、烟、酒等商品大没有对包装盒设计防伪标识,因而导致虚假产品,侵害了生产厂家及消费者的权益。少数商品包装盒做了一定的防伪标识或防伪设计,但技术含量较低或设计较复杂,容易被仿制或成型、使用不便。另外,目前防伪标识主要通过2种方式来体现,一种为肉眼可识别,通常设置于包装内部,如某品牌香烟包装盒内部印有文字等防伪信息;另一种为肉眼不可识别,通常在包装外部,肉眼无法看出防伪标识,但借助某种手段可识别,如某种特殊光源照射后可发光的材料,或转动不同角度可阅读到特殊信息等。
但上述两种方式都比较容易被仿制,消费者无法很好地分辨真伪,安全性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包装盒的逆向防伪印刷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装盒的逆向防伪印刷工艺,所述逆向防伪印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待印刷的纸张上涂覆一层底胶层,并进行烘干;
S2,在烘干后的底胶层上进行镀锡或镀铜,形成金属层;
S3,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复合层;
S4,在复合层上复合一层紫外发光层;
S5,在紫外发光层上再涂覆一层底胶层,并进行烘干;
S6, 选用印刷色座在底胶层上依次印刷白墨和四色油墨,形成图案层;
S7,选用印刷色座在图案层上印刷UV逆向底油,形成防伪层;
S8,选用联机上油座在UV逆向底油上印刷一层UV逆向面油,形成逆向防伪层;
S9,进行UV照射固化;
S10,固化后,依次进行覆膜、压纹、丝印、烫印和压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包装盒具有防伪和逆向防伪双重防伪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在使得包装盒具有双重防伪功能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印刷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3中,复合层包括纸塑复合层和复合胶层,纸塑复合层设置在金属层上,复合胶层设置在纸塑复合层上,紫外发光层设置在复合胶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印刷过程中紫外发光层的复合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纸塑复合层是通过在BOPP膜上复合一层具有镂空条纹状的超薄纸而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提高印刷后的包装盒的强度,又降低了印刷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镀铝层与所述纸塑复合层的剥离强度为9-12N/17mm,所述复合胶层与所述紫外发光层的剥离强度为3-4N/17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剥离强度,使得防伪图案不易剥落,从而提高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美尚隽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美尚隽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