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力均匀化焊接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2872.2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积厚;牛红伟;卢雅琳;王江涛;杨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均匀 焊接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应力均匀化焊接辅助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均铰接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转动,所述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夹持待焊接板材的夹持机构。本发明在待焊接板材的下端部设置有电热丝,有助于对待焊接板材进行预热,防止待焊接板材在焊接时,因为温差过大而产生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应力均匀化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所有熔化式焊接,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都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焊接变形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导致焊接构件的变形、开裂、板间翘曲等并降低其承载力;同时,在焊缝的焊趾部位还存在凹坑、余高、咬边造成的应力集中;而焊趾处的熔渣缺陷、微裂纹又形成了裂纹的提前萌生源。由于受残余拉应力、应力集中和裂纹萌生源的影响,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降低大大。
当焊接残余应力与承载的工作应力叠加,其数值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就会在焊缝附近产生焊接变形,断裂等现象。在分析残余应力的影响时,即使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值远远低于其材料的屈服极限,但如果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那么焊接构件在其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也会因残余应力的释放而发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因此,如何消除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焊接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消除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焊接变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力均匀化焊接辅助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均铰接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转动,所述加热组件上方设有夹持待焊接板材的夹持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铰接座、连杆和铰接杆,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架底部,所述气缸的活塞与所述铰接座传动连接,所述铰接座上固定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固定有所述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加热组件上。动力机构带动铰接座上下移动,铰接座带动连杆上的铰接杆上下移动,从而铰接杆带动铰接在支架上的加热组件转动,有助于调整电热丝与待焊接板材的间距,有利于调整对待焊接板材的加热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框架、盖板、铰接轴、电热丝、引线和电源,所述框架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框架内沿长度方向活动设有若干所述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源连通,所述电热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待焊接板材的焊缝平行,所述盖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方。电热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待焊接板材的焊缝平行,电热丝可以沿着框架内宽度方向运动,操作者可以调节电热丝在框架内的位置,配合上述动力机构,可以对待焊接板材各个位置的温度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固定有齿轮,所述框架和所述盖板内沿宽度方向均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根据待焊接板材的实际温度,电热丝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在框架内的位置,进行调整各个电热丝的间距,进而调整待焊接板材的加热范围,当调节完成后,盖上盖板,由于盖板和框架内均有齿条,使得齿轮无法转动,从而将电热丝锁住。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的定位条。框架通过定位条固定在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定位板和螺杆,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挤压柱,所述支架两侧均固定有所述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两侧。螺杆一端的挤压柱将待焊接板材锁紧固定,防止晃动。
有益效果:(1)在待焊接板材的下端部设置有电热丝,有助于对待焊接板材进行预热,防止待焊接板材在焊接时,因为温差过大而产生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2)有助于调整电热丝与待焊接板材的间距,有利于调整对待焊接板材的加热范围,从而可以对待焊接板材各个位置的温度进行调整,有助于增加焊接强度;
(3)有助于根据待焊接板材的实际温度,进行调整各个电热丝的间距,进而调整待焊接板材的加热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