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3281.7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陆小锋;郑洁;朱熙;游佳春;佘继平;韩凯;蒋纪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储层碳质 沥青 分散 去除 效果 评价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所述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碳质沥青;
称取初始质量的碳质沥青,使其与分散剂溶液或去除剂溶液搅拌混合得到悬浮液;
对所述悬浮液进行浊度和粒径的测试,根据所述浊度和粒径,计算所述碳质沥青的分散值λ,所述分散值λ越大,分散效果越好;
将所述悬浮液过滤、洗涤、烘干后测试碳质沥青的剩余质量,计算所述碳质沥青的去除率η,所述去除率η越大,去除效果越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沥青提取时,采用过量盐酸对所述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酸溶,然后洗涤、过滤、烘干得到所述碳质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沥青与分散剂溶液或去除剂溶液搅拌混合时的转速为125r/min~375r/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沥青与分散剂溶液或去除剂溶液搅拌混合时的搅拌时间为10min~4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悬浮液进行浊度和粒径的测试时,抽取所述悬浮液中部的液体进行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相同初始质量的碳质沥青,采用清水制备得到对比悬浮液,进行对比实验,计算所述碳质沥青在清水作用下的分散值λ0和去除率η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值λ的计算方法如下:
λ=N/D (1)
式中:λ为分散值,NTU/μm;N为浊度,NTU;D为粒径,μm。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分散及去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率η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η为去除率,%;m为碳质沥青初始质量,g;M为碳质沥青剩余质量,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32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