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及制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3425.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冲;张宇飞;郭香君;廖雪钦;王锋;郭梁;杨瑞颀;赵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2 | 分类号: | C01B3/22;B01J19/00;B01J19/12;B01J23/89;B01J23/755;B01J23/50;B01J23/52;B01J3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 热和 光催化 小型 氢气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为透明玻璃材质且其两端为封闭结构,在反应筒的上端设有反应液进液管,气侧壁靠近上端处设有氢气出气管;在反应筒内沿其轴向设有一芯轴,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筒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且芯轴的上端从反应筒的上端伸出;在反应筒的上端设有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芯轴的上端相连,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芯轴绕其轴心线转动;在芯轴靠近反应筒下端的部分,沿芯轴的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与芯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芯轴和叶片均由导磁材料制成;在叶片上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由催化剂采用冷喷涂的方式成型于叶片上;在反应筒的外侧,对应叶片的位置,绕设有线圈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轴和叶片均由含铁金属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双金属光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最上方的叶片位于氢气出气管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γ-Al2O3负载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其中,金属组分一为Pt或Pd或Ni,金属组分二为 Au或Ag或Cu,双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5wt%,金属组分一与金属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2~15。
6.一种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电磁加热和光催化的小型氢气反应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反应筒置于光照条件下;
2)将一定比例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体从反应液进液管灌入反应筒内,并使混合液体的页面位于最上方叶片的上侧;
3)对线圈绕组和驱动电机通电,使驱动电机带动芯轴及叶片转动;
4)待反应筒工作一段时间后,利用氢气收集装置收集从氢气出气管溢出的气体,获取氢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光照条件为:光照强度为0.1~0.5 W/cm2的可见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34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