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3512.4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乐;苏旭朝;张树旻;渠娜;尹吉;刘君宇;董高峰;钟德华;王文远;刘刚;谷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1M1/06;F01M1/1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比 驱动 结构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以驱使可变压缩比机构中的偏心轴(5)转动,并包括固设于发动机缸体(7)上的谐波减速器单元,以及固设于所述谐波减速器单元中的刚轮(8)上的电机单元,所述谐波减速器单元中的柔轮(9)与所述偏心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单元的转轴(12)一端外伸并与所述谐波减速器中的波发生器(10)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轴(5)与所述柔轮(9)相连的一端具有向所述转轴(12)一侧延伸的延伸端(504),且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a.将所述偏心轴(5)具有所述延伸端(504)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17)转动安装于所述刚轮(8)中;
b.将所述柔轮(9)装入所述刚轮(8)中,以与所述刚轮(8)间传动配合,并使所述柔轮(9)套设于所述延伸端(504)上而与所述偏心轴(5)固连在一起;
c.将连接后的所述刚轮(8)、所述偏心轴(5)及所述柔轮(9)装入所述发动机缸体(7)中,且将所述刚轮(8)预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7)上;
d.在所述发动机缸体(7)上安装减速器小盖(27),以将所述刚轮(8)夹置在所述减速器小盖(27)和所述发动机缸体(7)之间,并紧固所述刚轮(8)及所述减速器小盖(27)与所述发动机缸体(7)之间的连接;
e.将所述波发生器(10)一侧由第一轴承(14)转动安装于所述延伸端(504)上,并使得所述波发生器(10)压入所述柔轮(9)中而与所述柔轮(9)传动配合;
f.在所述发动机缸体(7)上安装正时罩盖(18),以将所述谐波减速器单元包罩于所述发动机缸体(7)内;
g.将所述电机单元穿经所述正时罩盖(18)固定于所述刚轮(8)上,以使所述电机单元的外伸端和所述波发生器(10)传动连接,且所述波发生器(10)另一侧由第二轴承(26)转动安装于所述电机单元的壳体(11)上或所述波发生器(10)与所述壳体(11)间滑动抵接,并随所述电机单元于所述正时罩盖(18)中的穿设而完成所述壳体(11)和所述正时罩盖(18)之间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偏心轴(5)内构造有与所述发动机缸体(7)内的润滑油路连通的油道(502),所述油道(502)轴向贯穿至所述偏心轴(5)的延伸端(504)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延伸端(504)端部的所述油道(502)中设有润滑油过滤组件,且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将所述润滑油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油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延伸端(504)的端部构造有与所述油道(502)贯通的凹口,所述润滑油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凹口内的滤网(24),以及固设于所述凹口内的以压紧所述滤网(24)的油堵(25),所述油堵(25)内设有贯穿自身且一端和所述油道(502)连通的油孔(k)。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发动机缸体(7)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机单元的转动轴线偏置于所述谐波减速器单元转动轴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波发生器(10)内构造有内齿圈(1001),所述转轴(12)的与所述波发生器(10)传动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位于所述波发生器(10)内,且所述齿轮(13)与所述内齿圈(1001)的部分齿相咬合而构成两者间的啮合相连,所述油道(502)于所述延伸端(504)端部的开口与所述齿轮(13)相对布置,且所述开口于所述齿轮(13)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齿轮(13)的齿根圆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驱动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发动机缸体(7)上设有贯穿所述发动机缸体(7)的上油孔(19),且所述上油孔(19)贯穿至与所述发动机缸体(7)相连的所述刚轮(8)的内部,以向所述刚轮(8) 和所述柔轮(9)之间下淋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35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