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i0.6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3542.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江奇;彭俊棋;卢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i base sub 0.6 | ||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iNi0.6Co0.2Mn0.2O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Ni(OH)2·H2O、Co3O4和MnSO4·H2O,得到初反应物,备用;S2.取草酸与溶剂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备用;S3.取PVP、溶剂Ⅱ和初反应物混合均匀,经加热处理,得到悬浮液Ⅰ;S4.在搅拌状态下,向悬浮液Ⅰ中滴加混合溶液,经搅拌处理,得到悬浮液Ⅱ;S5.所述悬浮液Ⅱ经抽滤、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S6.取LiOH·H2O与前驱体混合,经研磨处理,得到混合物;S7.所述混合物经一次煅烧、冷却和研磨处理,得到中间产物;S8.所述中间产物经再次煅烧和冷却处理,得到LiNi0.6Co0.2Mn0.2O2;本发明通过PVP对晶体形貌进行调控,并利用液相辅助的均匀混合,达到了控制颗粒形貌和尺寸和提升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LiNi0.6Co0.2Mn0.2O2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iNi0.6Co0.2Mn0.2O2(622),作为一款综合性能良好的三元正极材料,其容量比LiNi0.5Co0.2Mn0.3O2(523)材料进一步得到提升;其结构稳定性和阴离子混排程度都好于LiNi0.8Co0.1Mn0.1O2(811),现已成为目前三元正极材料的主流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大批量生产制备高性能的LiNi0.6Co0.2Mn0.2O2,就需要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和途径。
目前制备LiNi0.6Co0.2Mn0.2O2最主要的方法有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液相法因具有离子混合优势,可使组分更加均匀,可获得粒径分布更窄的材料;但其存在制备路线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而固相法则具有工艺简单,适合批量制备的优势;但其会出现因物相混合不均匀,造成颗粒尺寸不一致,从而所得材料的阳离子混排度高,影响其性能发挥的问题。
为了改善固相法的缺点,提高其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液相辅助被引入固相法中。如 Nader等人在固相研磨时,加入丙酮,让丙酮提供一个液相环境,使其材料混合更加均匀,成功制得LiMn1.5Ni0.5O4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Xia等人在研磨Co3O4、Ni(OH)2和Al(NO3)·9H2O时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蒸干溶液,获得混合均匀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烧结得到LiNi0.8Co0.15Al0.05O2(NCA)材料,其在0.2C下比容量可达180.4mAh/g。Qiu等人在液相环境下加入化学反应剂,使固体原材料充分反应混合,所制得的NCA材料具有明显高于传统固相法所制备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但是关于针对制备LiNi0.6Co0.2Mn0.2O2的液相辅助的固相合成尚未提出,同时液相辅助的固相合成也存在难以保证对颗粒形貌和尺寸的控制,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3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一种表面包覆的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sub>0.5</sub>Mn<sub>1.5</sub>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锂镍锰氧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LiNi<sub>0.133</sub>Co<sub>0.133</sub>Mn<sub>0.544</sub>O<sub>2</sub>材料的包覆方法
- 一种包覆有保护层的正极材料
- 高循环性能石墨烯负载LiNi<sub>0.5</sub>Mn<sub>0.5</sub>O<sub>2</sub>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管状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三元正极LiNi<sub>0.5</sub>Co<sub>0.2</sub>Mn<sub>0.3</sub>O<sub>2</sub>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方法
- 一种BiOF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