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4280.4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坡;李剑宇;李玉友;于静洁;邱春生;郑剑锋;王晨晨;王栋;刘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部分 硝化 厌氧氨 氧化 颗粒 污泥 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系统、进水系统、反应器、指标监测系统、控温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曝气泵(1)、气体流量计(2)、进气管(3);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原水桶(4)、蠕动泵(5)和连接管路;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单元(Ⅰ)、沉淀单元(Ⅱ),反应单元(Ⅰ)和沉淀单元(Ⅱ)之间设有隔板且在下部连通,沉淀单元(Ⅱ)位于反应池内的底部设有斜板;所述指标监测系统包括位于反应单元(Ⅰ)的DO监测仪(6)和位于沉淀单元(Ⅱ)的pH监测仪(7),所述控温系统包括恒温槽(8);所述进气管(3)一端位于反应单元(Ⅰ)内的底部,所述沉淀单元(Ⅱ)设有连通恒温槽(8)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Ⅰ)设置一竖向的隔板,所述隔板长度为反应单元有效水深的0.5~0.6倍,隔板距离反应单元底部的距离为本身长度的0.4~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在60~7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孔直径为2~5mm。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种污泥及启动阶段:在反应器内先接种具有传统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悬浮污泥,此时反应单元内的污泥浓度MLSS在3800~4500mg/L;再加入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使得反应单元内的污泥浓度为MLSS在4000~5000mg/L;
步骤二、运行阶段:将接种污泥置于反应器中后,连续流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原水并连续曝气,反应单元内的气体表观上升流速为1.0~1.5cm/s,反应单元内混合液的DO浓度在0.03~0.10mg/L之间,使反应器内保持微氧环境,并使所述反应器内污泥与进水完全混合,直至微颗粒污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原有的运行工艺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在30~32℃下运行,进水氨氮浓度在90~110mg/L,DO低于0.5mg/L,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的污泥浓度为7500~8500mg/L,加入接种污泥的体积为反应单元有效体积的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100~400mg/L,总磷浓度为15~25mg/L,原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6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氨氮浓度随着所述运行时间由100mg/L逐步增加至4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15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100mg/L;第15~35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150mg/L;第35~40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200mg/L;第40~110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250mg/L;第110~160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275mg/L;第160~180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300mg/L,第180~195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350mg/L;第195~205天,所述原水氨氮浓度为40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微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反应单元内的气体表观上升流速为1.0~1.5cm/s,混合液的DO浓度保持在0.03~0.10mg/L之间,温度控制在30±1℃,沉淀单元内水的pH值保持在8.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2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含海藻多酚的液体钙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蜂窝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