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绝缘检测启动判断方法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396.8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光;陈润田;黄亚标;李剑;范锋;张书霖;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充电机 绝缘 检测 启动 判断 方法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绝缘检测启动判断方法及电路,在非车载充电机的接触器正负母线间增加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非车载充电机和电动汽车的电池接口物理连接且双方握手成功之后,非车载充电机开始检测自身直流输出的接触器外侧电压是否小于10V;若小于10V,严格按照新国标要求的控制导引逻辑进行充电,如果检测到接触器外侧电压≥10V,则判断接触器外侧电压是否为虚电压,如为虚电压则直接或等待设定时间后启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如为非虚电压则充电时序结束并上报故障。通过判断电压属性,并快速降低虚电压,使系统能够按照国标的要求进行充电,避免简单适用国标方法带来的误报问题以及能更准确的判断车辆继电器是否粘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绝缘检测启动判断方法及电路,属于车辆辅助装置的供电领域。
技术背景
当前电动汽车的普及带动了其充电装置研发与建设的需求,相关国家标准相继出台。新国家标准GB/T 27930-2015的制定规范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双方握手成功之后,非车载充电机开始检测自身直流输出的主接触器K1、K2并判断接触器外侧电压是否小于10V。如果检测到接触器外侧电压≥10V,充电时序结束并上报故障,如图1所示。设计该过程的目的是避免车辆内继电器粘连导致接口带有电池电压。因为非车载充电机的绝缘检测电压为车辆电池的最大允许充电总电压,此电压通常会比电池电压高很多,此时如果继续绝缘检测会导致非车载充电机内DC继电器两侧会有较大的压差,闭合继电器会产生较大冲击电流,可能导致非车载充电机及车辆内的熔断器动作以及继电器粘连问题。
此外,在实际的充电站充电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有些车辆充电会报外侧电压≥10V的故障,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处理之后发现,并不是所有故障都是由于接触器粘连导致的,某些车辆刚熄火几分钟时间内充电接口会残余几十伏电压,接大电阻或静置一段时间后此电压消失。这种情况导致的异常故障会造成非车载充电机根据错误信息停止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非车载充电机充电误报问题,提供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绝缘检测启动判断方法及电路,降低系统误报故障的概率,提高非车载充电机的可靠性,保障安全的同时扩大非车载充电机的使用车辆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非车载充电机的第一主接触器K1、第二主接触器K2的正负母线间增加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所述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中包含阻抗网络及与阻抗网络并联的采样电路;
非车载充电机接收到BHM后先开通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并通过采样电路检测第一主接触器K1、第二主接触器K2外侧电压是否≥10V,若小于10V,严格按照国标GB/T27930-2015要求的控制导引逻辑进行充电;
若≥10V则记录当前第一主接触器K1、第二主接触器K2外侧电压并等待0.01s~1s,若其可在0.01s~1s中内下降至记录值的50%以下或降至10V以下,则认定该电压为虚电压,否则认定该电压为实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检测启动判断电路还包含切换开关,切换开关、阻抗网络形成的串联电路与采样电路并联;切换开关中包含具有关断和开通所属支路的器件。
进一步地,切换开关为MOS、IGBT半导体开关器件或继电器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实现偏振控制的VCSEL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