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590.6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瑛;熊振峰;李倩霞;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16 | 分类号: | C22B3/16;C22B7/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选择性 浸出 非氰浸金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浸金剂由可溶于水的含卤素有机物、可溶于水的含氮有机物、水或碱溶液组成,不包括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固体吡啶类衍生物与碱的组合形式。在较低浓度和液固比条件下取得高浸金率,且对含金物料中其他主要金属的浸出率低,可以取得对金的高选择性回收,提高金与其他金属浸出的分离度。本发明的非氰浸金剂,可应用于金矿石、含金工业废料、含金电子垃圾等多种含金物料中金的选择性回收,试剂毒性低,二次污染小,对废液的处理难度低,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金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电子废物包括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由于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诸如电视机、电脑、打印机、移动电话等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以致它们大量地被废弃而产生数量庞大的电子废物。电子废物不但造成资源的堆砌和浪费,而且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由于这些电子废物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如塑料、玻璃纤维、金属等,尤其是金、银、钯等贵金属的含量是富金属矿的数十倍,所以它们又被称为“城市矿山”。金具有高效地催化活性,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抗腐蚀作用,延展性好,热稳定性高等特性,世界上43%总量的金被用在电子及相关行业上,所以能够找到一种安全快速、高效地从电子废物中回收金的技术至关重要。湿法冶金是现在广泛使用的高效、快速、可控的回收技术。湿法冶金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浸出,浸出是指用浸出剂将金变为可溶物质,金可以离子态存在于浸出液中,从而为接下来的萃取、离子交换、吸附等技术提供必要条件。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金的浸出剂有强酸碱、氰化物、卤化物、硫脲、硫代硫酸盐等。强酸碱浸出剂的代表是王水,它能够浸出大部分的金,但是选择性差,浸出后不能很好的将金与其他金属分离,且产生的强酸性废液难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氰化物浸出金有很长的工业化运用历史,它可以有效地浸出贵金属,但是具有致命的毒性,应用以来造成了很多的污染案例,造成了严重的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等,这让人们转向非氰试剂的研究。氯气等卤化物因为腐蚀性强、毒性大,不易控制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硫脲具有很高的金浸出率,但因易分解而消耗量大、成本高,目前并没有大范围应用;硫代硫酸盐虽可达到可观的浸出效率,但是其试剂消耗量巨大且浸出时间很长,这导致了很大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的用途。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选择性浸出金的非氰浸金剂,由可溶于水的含卤素有机物、可溶于水的含氮有机物、水或碱溶液组成,不包括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固体吡啶类衍生物与碱的组合形式。
将可溶于水的含卤素有机物、可溶于水含氮有机物溶于水溶液或碱溶液,含卤素有机物中的卤素在含氮有机物的催化和辅助溶解作用下脱离原含卤素有机物分子,在水溶液或碱溶液中形成卤离子、次卤酸根离子、卤酸根离子等含卤素化合物。
上述水溶液或碱溶液中形成的含卤素化合物,具有与金的强配位性、对金的强氧化性,可以促使金被浸出溶解,以离子态进入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作用下,非氰浸金剂不断与含金物料外表面和内表面的金快速反应,促进金的持续溶解。
进一步地,所述卤素为F、Cl、Br、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于水的含卤素有机物包括易溶于水含卤素有机物、可溶于水含卤素有机物、微溶于水含卤素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可溶于水的含氮有机物包括易溶于水含氮有机物、可溶于水含氮有机物、微溶于水含氮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