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中双主辊转速的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5305.2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刚;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筒形件 立式 轧制 中双主辊 转速 匹配 方法 | ||
1.一种大型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中双主辊转速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
步骤一,确定筒形件转动速度变化阶段及各阶段结束时的筒形件外径尺寸;
所述筒形件轧制过程中筒形件转动速度称为筒转速;所述筒转速随着该筒形件的外径实时变化;
确定的筒转速变化分增速阶段、恒速阶段、减速阶段与整圆阶段;
所述筒转速增速阶段结束时刻筒形件外径D1为:
D1=D0+K1×(Df-D0) (2)
式(2)中D0表示筒形坯料外径,D1表示筒转速增速阶段结束时的筒形件外径,Df表示最终成形的筒形件外径,K1是所述筒转速增速阶段在筒形件轧制全过程中的占比;
所述筒转速恒速阶段结束时刻筒形件的外径为:
D2=D1+K2×(Df-D0) (4)
式(4)中,D2表示筒转速恒速阶段结束时的筒形件外径;K2是所述筒转速恒速阶段在筒形件轧制全过程中的占比;
所述筒转速减速阶段结束时刻筒形件外径为:
D3=D2+K3×(Df-D0) (6)
式(6)中,D3表示筒转速减速阶段结束时的筒形件外径;K3是所述筒转速减速阶段在筒形件轧制全过程中的占比;
所述整圆阶段结束时刻达到目标筒形件尺寸,得到最终成形筒形件外径Df;
步骤二,建立筒形件轧制全过程筒的筒转速方程;
所述筒形件轧制全过程的筒转速方程,是指筒形件轧制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是筒形件实时外径D从筒形坯料外径D0到最终成形筒形件外径Df的整个过程中,筒转速ω随筒形件实时外径D的函数关系;
根据步骤一确定的筒形件转动速度变化阶段及各阶段结束时的筒形件外径尺寸,建立筒形件轧制全过程的筒转速方程:
ω=ω1+ω2+ω3+ω4,(D0≤D≤Df) (18)
其中:
ω1=a1D3+b1D2+c1D+d1,(D0≤D<D1)
ω2=ωmax,(D1≤D<D2)
ω3=a2D3+b2D2+c2D+d2,(D2≤D<D3)
ω4=ωmin,(D3≤D≤Df);
式(18)中:
ω1为筒转速增速阶段的筒转速方程,该筒转速增速阶段的筒转速方程为三次多项式函数,式中a1、b1、c1、d1分别为三次多项式函数的四个系数;
ω2为筒转速恒速阶段的筒转速方程,保持恒速ωmax,该阶段为主轧制阶段,筒形件的角加速度为零,有利于提高筒形件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ω3为筒转速减速阶段筒转速方程,该筒转速减速阶段的筒转速方程为三次多项式函数,式中a2、b2、c2、d2分别为三次多项式函数的四个系数;
ω4为筒转速整圆阶段筒转速方程,保持恒转速ωmin;
步骤三,确定筒转速驱动下的上主辊的转速Ω2和下主辊的转速Ω1;
假设在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过程中,所述上主辊和下主辊与筒形件内外表面之间不产生打滑,则由该上主辊和下主辊与筒形件内外表面接触处的线速度相等得到:
ωD=2ω1R1 (20)
ωd=2ω2R2 (21)
由(20)、(21)式可知,
式(20)、(21)、(22)、(23)中,ω1为下主辊转速,ω2为上主辊转速,D为筒形件实时外径,d筒形件实时内径,R1为下主辊半径,R2为上主辊半径,ω表示筒形件轧制全过程的筒转速;
至此,通过预先设计的筒转速反向求解确定了上主辊转速和下主辊转速的变化曲线,完成了大型筒形件立式双驱轧制过程中双主辊转速的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3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