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栗子自动开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5505.8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羿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栗子 自动 开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栗子自动开槽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置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工人使用安全的栗子自动开槽装置。一种栗子自动开槽装置,包括有支腿,其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侧支腿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导向架;落料板,其嵌入式安装板顶部中间,所述落料板为倾斜设置;夹持组件,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栗子进行夹持。本发明通过夹持组件与切割组件配合对栗子进行开槽,从而达到对栗子开槽的效果,而且在放置栗子时,只需要将栗子放置在下料组件内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栗子自动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栗子,壳斗大,球形,外生刺,坚果2~3个,生于壳斗中,俗称栗子,是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食用栗子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商家在售卖栗子时,为了食用方便,通常都会在栗子上开槽,使栗子剥起来更加方便。
目前,对栗子进行开槽的方式普遍都是由人工将栗子固定后,再由工人手持开槽部件在栗子上进行开槽,上述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并且人工用开槽部件进行开槽时容易误操作,使开槽部件与手接触导致手部受伤,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工人使用安全的栗子自动开槽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栗子进行开槽过于繁琐,并且在开槽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工人使用安全的栗子自动开槽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栗子自动开槽装置,包括有支腿,其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侧支腿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导向架;落料板,其嵌入式安装板顶部中间,所述落料板为倾斜设置;夹持组件,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栗子进行夹持;升降组件,其安装在导向架与支腿之间;切割组件,其安装于安装板顶部,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对栗子进行开槽。
进一步说明,夹持组件包括有挤压板、第一复位弹簧、内菱形管、菱形杆、第二复位弹簧、夹块、驱动电机、扇形齿轮、直齿条、第一传动齿轮、锥齿轮和连接架,所述挤压板滑动式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在挤压板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内菱形管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个内菱形管分别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板顶部两侧,所述菱形杆滑动式连接在内菱形管内,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在菱形杆与内菱形管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在菱形杆上,所述两侧菱形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挤压板内两壁接触,所述夹块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个夹块分别位于两侧菱形杆靠近落料板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顶部,扇形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直齿条连接在挤压板内顶部,所述直齿条会与扇形齿轮啮合,直齿条与安装板滑动式配合,所述连接架连接在其中一根菱形杆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式连接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会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个锥齿轮分别连接在第一传动齿轮与连接有连接架的菱形杆上,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说明,升降组件包括有电动推杆、滑动板、转轴、安装架、转盘、安装座和弧形夹板,所述电动推杆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个电动推杆分别安装在两侧支腿内顶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贯穿安装板,所述滑动板为两块设置,所述两块滑动板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侧导向架上,转轴转动式连接在两侧滑动板之间,所述安装架与转盘均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安装架转动式与转轴连接,所述转盘位于安装架两侧之间,所述两侧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分别与安装架两侧底部连接,转盘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至少两个安装座,安装座末端两侧均连接有弧形夹板。
进一步说明,切割组件包括有导轨、切割刀盘和压缩弹簧,所述导轨固接于安装板顶部,所述切割刀盘滑动式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切割刀盘的切割部分位于落料板内,所述压缩弹簧连接在切割刀盘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套在导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羿,未经王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