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发炎性疾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15716.1 申请日: 2020-02-25
公开(公告)号: CN111603481A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发明(设计)人: 王学孝;叶宏一;张恒雄 申请(专利权)人: 叶宏一;红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242 分类号: A61K33/242;A61K31/20;A61P29/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发炎 性疾病 方法
【说明书】: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个体的发炎性疾病的方法,包含对该个体施予一有效量的粒径为约0.1至20nm的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一种用于在培养细胞中减少促发炎分子的表达的方法,包含将培养细胞与所述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接触。本公开内容还额外提供包含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的药学组合物,其可用于治疗个体的发炎性疾病。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的交互参照

本发明主张美国专利临时申请于2019年2月25日申请的第62/809,762的优先权,该申请案的完整内容纳入本发明专利说明书的一部分以供参照。

本公开内容是关于治疗发炎性疾病的相关领域。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是关于一种通过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用以治疗发炎性疾病的方法,其可下调(downregulate)发炎相关因子的表达量。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CD)是涉及心脏或血管数种关联病理的总称,且为全球性死亡主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当斑块堆积在动脉壁上所形成的疾病,其为造成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例如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周边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 disease,PAD)以及中风。

近期研究表明,发炎在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阶段均扮演重要角色。通常,在动脉腔表面的内皮细胞促发炎分子的表达会将发炎细胞从循环吸引到血管壁并启动后续发炎反应。相关的发炎因子及免疫反应可协同地加速动脉重构,以导致内皮功能异常并促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广泛使用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然而该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结果并不一致,遑论近年来被报导的诸多副作用。

鉴于上述,相关领域亟需一种有效降低发炎性分子及/或发炎细胞的表达及/或功能,以治疗各种发炎性疾病(例如:CCD)的改良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给读者提供基本的理解,以下提供本公开内容的简要发明内容。此发明内容不是本公开内容的广泛概述,同时非用来识别本发明的关键/必需元件或勾勒本发明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概念形式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概念,以作为呈现于后文中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如本文具体实施及广泛描述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是关于一种用以对个体治疗发炎性疾病的方法。前述方法包含对该个体施予一有效量的二氢硫辛酸(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所述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是由复数个金纳米(奈米)粒子所形成的一金纳米团簇以及涂覆在该些金纳米粒子上的复数个DHLA所组成。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降低个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1,VEG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ascular cell adhesion protein-1,VACM-1)、P-选择素(P-selecti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血浆蛋白原活化因子抑制物第一型)、冯威里氏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或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量。

本公开内容也关于一种DHLA涂覆的金纳米团簇用于制备一药物或一药学组合物的用途,用以治疗及/或预防发炎性疾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宏一;红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叶宏一;红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