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用陶粒的处理方法及以所述陶粒作为粗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5770.6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英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人民公园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7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陶粒 处理 方法 作为 骨料 透水 | ||
1.一种混凝土用陶粒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把24h吸水率为8%-12%、堆积密度为600-1000kg/m3、筒压强度为4.0-8.0MPa的1m3陶粒放入处理容器内于真空度为0.2-0.5MPa下抽真空10-30min;
2)按照0.5-1.0kg的108胶粉溶于100kg水的比例,搅拌混合溶解制得乳胶水溶液;控制水灰比在0.30-0.35,加入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第一减水剂以及第一保水增稠剂,制备出自流平水泥浆体0.3-0.5m3,注入所述处理容器内,保持真空度为0.2-0.5MPa的状态下搅拌180-240s,分离出陶粒后自然晾干,陶粒表面包裹的水泥层厚度为2-3mm,保湿养护28d后备用,所述自流平浆体参考GB50119-2013标准,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50-3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水剂为固含量为8%-12%的聚羧酸液体减水剂,掺量为所述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的0.13%-0.24%;第一保水增稠剂为粉体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掺量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的0.002%-0.008%。
3.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方法制得的陶粒作为粗骨料的透水混凝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水100-130,水泥350-450,粗骨料500-900,复合增强剂15-25,其中:
所述水泥为普通42.5或52.5级硅酸盐水泥,
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10mm的圆球型陶粒;
所述复合增强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乳胶粉20%-30%
消泡剂1%-2%
第二保水增稠剂3%-10%
水泥增强剂5%-10%
载体 余量
所述载体为硅灰和/或矿渣微粉;
所述复合增强剂的质量份数以其中所含固体物质计,所述复合增强剂的质量百分比以其中各种组成所含的固体物质计;
所述透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30,施工坍落度30-5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胶粉为丙烯酸酯共聚物;
所述消泡剂为质量比为1:(1-2):(1-2)的磷酸三丁脂、聚醚类液体消泡剂和硅氧烷类液体消泡剂的混合物;
所述第二保水增稠剂为质量比为1:(1-1.5):(1-1.5)的甲基纤维素醚、海藻酸钠和淀粉醚的混合物;
所述水泥增强剂为质量比为1:(1-1.5):(1-2):(1-2)的硫氰酸钠、四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的混合物;
所述质量比为混合物组分中所含固体物质的质量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醚为羧甲基淀粉和/或瓜耳胶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人民公园,未经临沂人民公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7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