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5947.2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小平;姜圣杰;张宏伟;杨军;郑国真;张士强;周小义;任荣波;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压力 试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和方法,气体从气体存储器流出后先经过第一支路,后分为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二支路通往被试工件,第三支路通往高压储水器;液体从高压储水器流出经过第四支路,第二支路和第四支路合并成第五支路到达被试工件;第二电动阀在第二支路上,第三电动阀在第三支路上,第四电动阀在第四支路上,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五支路的管道外侧;气压控制模块,被设置为比较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的气压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压力,控制第二电动阀通断;液压控制模块,被设置为比较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的液压与预设的第二预设压力,控制第三电动阀和第四电动阀通断。该系统高集成度,减少拆装时间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的承压能力试验控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检验特殊工件或设备的承压能力是否满足设计需求,需要对该工件或设备进行液压和气压两方面的试验。
目前液压试验的普遍做法是以水为介质,使用气动增压泵进行手动增压操作;气压试验常用高压氮气或空气经减压输出至目标压力后进行增压操作。
由于气动增压泵需手动操作,水压试验期间存在超压风险;上述两套系统独立运行且功能单一,为执行液压和气压双介质压力试验,同一工件需频繁拆卸接口,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接口损坏风险。
鉴于此,亟需设计一种避免频繁拆卸接口,并且能增加工作效率的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包括:气体存储器、高压储水器、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控制单元、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第四电动阀;气体从所述气体存储器流出后先经过第一支路,后分为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二支路通往被试工件,所述第三支路通往所述高压储水器;液体从进水管流入所述高压储水器,出水管流出经过第四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合并成第五支路到达所述被试工件;所述第二电动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第三电动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上,所述第四电动阀设置在所述第四支路上,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五支路的管道外侧;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压控制模块,被设置为比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的气压与预设的第一预设压力,在所述气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时,打开所述第二电动阀,且在所述气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电动阀;液压控制模块,被设置为比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的液压与预设的第二预设压力,且在所述液压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时,打开所述第三电动阀和所述第四电动阀,在所述液压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四电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还包括:第五电动阀,设置在所述被试工件的出口管道上;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气压保压模块,被设置为所述被试工件在达到第一预设压力值下保压设定的时间后,开启所述第五电动阀进行泄压,直至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的所述气压为零,完成气压试验过程;液压保压模块,被设置为所述被试工件在达到第二预设压力值下保压设定的时间后,开启所述第五电动阀进行泄压,直至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的所述液压为零,完成水压试验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双介质压力试验系统还包括:外接气源、气体增压泵、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和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的管道外侧,所述第一电动阀设置在所述外接气源和所述气体增压泵之间,且所述第一电动阀的出口用于与所述气体增压泵的介质气入口连通;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气模块,设置所述气体存储器的第三预设压力值,采集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的第三压力值,若第三压力值低于第三预设压力值,则开启所述第一电动阀;若第三压力值达到第三预设压力值,则关闭所述第一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