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窥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6058.8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齐;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30/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窥显示方法,其包括利用多个图像在3D空间叠加,以使得所述防窥显示设备的正视区域内生成第一整合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图像的显示源不在同一平面,所述显示源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显示源在垂直方向堆叠,多个所述显示源的像素单元相对应。本发明实现正视视角区域内可叠加生成目标图像,其在防窥视角区域内叠加生成混排防窥显示图像,使得正视视角以外的角度无法识别目标图像的显示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窥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例如垂直配向型(VA mode)液晶显示器因具有宽视角(wideviewingangle)的特点,当使用者在公共场所使用个人显示器时,显示器中的隐私数据可能会被邻近者窥视到。由于需求的多样化,人们要求除了满足防窥显示状态的显示要求,还需要同时实现普通显示状态的显示能力,这对相关显示设备的开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中有提出非对称转向膜可与多个光源结合使用,以提供可用或所需的光输出分布。具体地,专利WO2015/153329A2的显示设备给出了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在背光模组中增加一层107光线控制膜材,并搭配背光源101和102分别实现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显示模式的切换。当打开背光源101时,光线由膜材的侧面103进入从而形成105的光束,进行防窥显示;当打开背光源102时,光线由膜材的侧面104进入从而形成106的光束,进行正常视角显示让使用者在正视角会看到正确信号,而在大视角(也即倾斜视角)则会受到信号干扰而看不到正确信号。但是该专利所给出的方案中光线控制膜材107制作难度较大,且由于背光光线的杂散光较多,其最后形成的防窥视角较大,防窥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另外,这样的防窥方式因为必须通过增加额外子像素来显示干扰信号,因此会牺牲显示面板的亮度,也会牺牲对比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窥显示方法,旨在通过多个图像在3D空间叠加,实现正视视角区域内可叠加生成目标图像,其在防窥视角区域内叠加生成混排防窥显示图像,使得正视视角以外的角度无法识别目标图像的显示内容。
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窥显示方法,其包括利用多个图像在3D空间叠加,以使得所述防窥显示设备的正视区域内生成第一整合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图像的显示源不在同一平面,所述显示源至少有两个,多个所述显示源在垂直方向堆叠,多个所述显示源的像素单元相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源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设有滤光片,用于显示彩色信号;第二显示屏,其设置于第一显示屏的下方,其不设有滤光片,用于显示灰阶信号。具体的,第一显示屏的面板具有滤光片以显示RGB彩色信息,第二显示屏的面板无滤光片结构,只进行灰阶显示。显示驱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拆分算法根据原始图像和防窥显示效果来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传输给显示屏幕进行显示。从不同的视角观看屏幕时,所观看到的图像内容是第一显示屏幕上像素和第二显示屏幕上的像素相乘的结果。由于像素点灰阶值的差别,各像素点叠加相乘的结果差别较大,同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得出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各像素点的赋值以保证正视角和防窥视角像素叠加后的图像显示内容满足防窥视角的需求。
根据空间像素的光场叠加性,假设正视图像的亮度为g(x,y),侧视图像的亮度为f(x,y),可以计算出对应屏幕上同一位置,观看者从不同角度观看时所看到的图像差异可表示为:
Δd(x,y)=g(x,y)-f(x,y)=ga1*fb1-ga1*fb2。
从而根据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的像素点各个像素值,以实现上述不同视角的光场叠加效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设有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显示屏设有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上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正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