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破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7108.4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堂;庄道军;范国友;杨海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04;B02C4/08;B02C2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01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破碎机,包括主体、鄂式板、主动轴和电磁铁,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一输送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料口,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板,上端板内部连接有降尘箱,鄂式板在进料口内部,鄂式板通过连杆连接偏心轮,驱动电机连接偏心轮,进料口的底部内侧接有主动轴与从动轴,主体的底侧内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下方设有刮板,电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板,本发明所述的碾压板与鄂式板配合进行物料的初步碾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错位设置的粉碎轮进行精细破碎,碾碎效果好;破碎的同时通过吸风管进行粉尘的吸取,避免粉尘污染;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的吸附板,将对粉碎后物料内部的铁制品进行吸附,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破碎机。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
现有建筑工程用破碎机结构简单,在粉碎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粉碎不够彻底,粉碎颗粒较大,建筑物品粉碎后大多存在铁质制品,普通破碎机无法对铁质品回收,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破碎机,破碎充分,对粉尘进行吸取,避免粉尘污染,而且能够回收铁制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工程用破碎机,包括主体、鄂式板、粉碎轮和电磁铁,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对称的侧板,侧板之间活动卡接有滚轴,滚轴上连接有第一输送带,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上端活动卡接有承接轮,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板,上端板内部连接有吸风管,主体一侧固定连接降尘箱,降尘箱一侧固定连接出风管,鄂式板在进料口内部活动卡接,鄂式板的一侧活动连接连杆,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偏心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保护罩,保护罩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偏心轮,进料口的底部内侧接有主动轴与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上连接有连接链,主体的底侧内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横板,横板上活动连接刮板,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电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板,吸附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承接轮在承接板内部活动卡接有多个,多个承接轮与第一输送带接触连接,通过承接板进行物料的承接,多个承接轮可减少接触摩擦力,便于物料的输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为广口设置,进料口内部固定连接有碾压板,碾压板与鄂式板对应设置,碾压板与鄂式板一侧均连接耐磨板,通过进料口进行物料的进入,碾压板与鄂式板配合进行物料的初步碾碎,碾碎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降尘箱,降尘箱内部连接有过滤网,降尘箱分体设置,降尘箱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降尘箱进行粉尘的收集,降尘箱内部的过滤网进行过滤粉尘,避免粉碎过程中的粉尘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端板为中空设置,上端板的内部为广口设置,通过上端板进行粉尘的收集,内部广口设置的开口可便于烟尘的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杆在偏心轮上为偏心活动连接,偏心轮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偏心轮带动连杆进行往复运动,通过驱动电机进行动力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注浆透水混凝土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轨道岔变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