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7137.0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卫;邱佳隆;何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刘明霞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线 导轨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曲线导轨梁的截面形状绘制横截面图,横截面图包括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对多个横截面图进行三维放样至曲线导轨梁的实际位置,根据多个顶板的位置形成顶板模型图,根据多个底板的位置形成底板模型图,根据横截面图所在实际位置的标高值以及相邻的横截面图之间的间距形成支撑板模型图。根据本发明的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横截面图不受曲线导轨梁平面弯曲和立面扭转的影响,从而准确地绘制出顶板模型图、底板模型图和支撑板模型图,建模精度高且参数可控,设计过程中曲线导轨梁的各个扭转变形控制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
背景技术
曲线导轨梁是平面弯曲加立面扭转的双扭曲曲线导轨梁,且在缓和曲线部分的扭曲程度是渐变的,再加上纵坡高度值和预拱度的叠加,呈现为一种三维扭曲结构钢梁。因此,曲线导轨梁在设计时存在不容易被定位,难以保证曲线导轨梁的建模精度和提高建模的效率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曲线导轨梁建模容易产生误差,建模效率低,且建模过程受设计人员经验影响较大,建模精度不稳定,进而导致生产的曲线导轨梁进行分段拼装时产生的磕碰较多,拼装完成后还需对曲线导轨梁进行大量矫正。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和曲线导轨梁,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曲线导轨梁的截面形状绘制横截面图,所述横截面图包括沿所述曲线导轨梁的高度方向相对布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撑板;
对多个所述横截面图进行三维放样至所述曲线导轨梁的实际位置;
根据多个所述顶板的位置形成顶板模型图,根据多个所述底板的位置形成底板模型图,根据所述横截面图所在实际位置的标高值以及相邻的所述横截面图之间的间距形成支撑板模型图。
根据本发明的曲线导轨梁的设计方法,根据导轨梁的截面形状绘制横截面图,横截面图包括顶板、底板和支撑板,对多个横截面图进行三维放样至曲线导轨梁的实际位置,根据多个顶板的位置形成顶板模型图,根据多个底板的位置形成底板模型图,根据主体部件所在实际位置的标高值和相邻的主体部件之间的间距形成支撑板模型图,通过将导轨梁分为受超高影响和不受超高影响的两部分,并提供受超高影响的顶板、底板和支撑板等零件的详图设计方法,从而准确地绘制出顶板模型图、底板模型图和支撑板模型图,建模精度高且参数可控,设计过程中曲线导轨梁的各个扭转变形控制严。
可选地,在对多个所述横截面图进行三维放样之前,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曲线导轨梁的曲线;
对所述曲线进行分段;
在所述曲线上选取多个位置点;
将所述多个横截面图分别置于所述多个位置点处。
可选地,对所述横截面图进行三维放样包括根据所述位置点的超高值、预拱高度值和纵坡高度值将所述横截面图旋转、移动至所述曲线导轨梁的实际位置。
可选地,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所述顶板模型图包括第一顶板模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