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8024.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法军;崔亚军;袁颜彪;苏子龙;王钟辉;贺鹏;姜枫;李笠;王凤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J3/28;G01N21/01;G01J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地质 编录 隧道 结构 识别 装置 | ||
一种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使用时将箱体防止在地面上,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箱体的高度位置,使其不但可以对不同高度岩体面进行测量,同时还能够使其调整到箱体是垂直于地面的,将收纳筐向外翻转打开后使地物光谱仪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如果是水平方向即地物光谱仪以垂直于岩体面时,水平检测单元将地物光谱仪与蓄电池导通,地物光谱仪紧贴岩体上,实现测绘。确保地物光谱仪与岩体面的垂直状态,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岩体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为了保证隧道内部安全,修建隧道前需要识别隧道内部岩体结构面,从而判断是否适合修建隧道,但是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专用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普通的识别方法多使用地物光谱仪进行识别,但是识别时容易出现地物光谱仪与岩体面不垂直,从而造成识别有误差,并且记录数据容易出现错误,因此现在需要一种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准确判断地物光谱仪是否与岩体垂直且能够方便检测不同高度位置的岩体的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地质编录的隧道岩体结构面识别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设置有容纳腔,收纳筐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箱体中,所述收纳筐中安装有地物光谱仪,当收纳筐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收纳筐及地物光谱仪位于箱体的容纳腔中,收纳筐向下转动至死点位置时,收纳筐相对箱体转动至水平状态;
高度调节装置,设置于箱体的下端,用于调节箱体的高度;
蓄电池,设置于箱体中;以及
水平检测单元,当箱体垂直坐落于地面上时,水平检测单元将地物光谱仪与蓄电池相导通。
进一步的,上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分别竖直插装于箱体底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以及水平旋合于箱体中的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的尾端与支撑杆相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水平检测单元包括安装于箱体中的固定块Ⅰ、安装于固定块Ⅰ上的电极片Ⅰ、安装于箱体内的固定块Ⅱ、设置于固定块Ⅱ中呈半圆形结构的弧形槽、滑动安装于弧形槽中的接触块以及安装于接触块上的电极片Ⅱ,当箱体垂直坐落于地面上时接触块位于弧形槽最低点位置且电极片Ⅱ与电极片Ⅰ相互接触,电极片Ⅰ的连接于蓄电池的一输出端,电极片Ⅱ连接于地物光谱仪的一输入端,地物光谱仪的另一输入端连接于蓄电池的另一输出端。
为了方便记录,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记录槽,所述记录槽中设置有若干用于记录岩体种类的信息区,所述信息区的侧端对应设置有数字轮。
为了实现通电显示,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指示灯,当电极片Ⅰ与电极片Ⅱ相接触时指示灯与蓄电池相连通。
为了实现微调,上述支撑杆中沿轴向设置有螺孔,螺纹杆旋合于螺孔中,螺纹杆下端设置有垫片。
为了美观,上述记录槽的外侧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扣合于箱体上。
为了方便操作,上述收纳筐的外侧端设置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8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未知封闭空间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下一篇:新型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