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及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8435.1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华;陈斌;郭涛;仲明明;王庆龙;张惠杰;洪亮;张清华;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3/04 | 分类号: | D01F13/0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酰亚胺 初生 丝废丝 环化 装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该装备包括机架,机架上横向安装有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输送的输送带,在输送带上依次设置有分散机构、气动膨松机构、柔化机构和亚胺化机构;
所述分散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的分散转轮,分散转轮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输送带上的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进行松散的分散刷;
所述气动膨松机构包括套装在输送带上的气动膨松箱,气动膨松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输送带贯穿的气动膨松口,在气动膨松箱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输送带下方的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射方向朝向上方输送带的压缩空气喷嘴,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与压缩空气喷嘴配合的透气孔,压缩空气管的一端封闭,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气动膨松箱外侧、并外接外部高压气源;
所述柔化机构包括套装在输送带上的柔化箱,柔化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输送带贯穿的柔化口,在柔化箱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的柔化剂管,柔化剂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射方向朝向下方输送带的柔化剂喷嘴,柔化剂管的一端封闭,柔化剂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柔化箱外侧、并外接外部柔化剂供给源;
所述亚胺化机构包括套装在输送带上的亚胺化箱,亚胺化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输送带贯穿的亚胺化口,在亚胺化箱内固定安装有设置在输送带下方的亚胺化加热装置,亚胺化箱上还连通有用于废气排出的废气排放管道,在废气排放管道上安装有废气抽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靠近分散机构侧的输送带的端部设置为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平铺到输送带上的铺丝部;靠近亚胺化机构侧的输送带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成品丝收集的成品收集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分散转轮转动的分散电机,分散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分散转轮固定安装在分散电机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的两端和中部处机架上均安装有用于配合输送带转动的传动辊,在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辊转动的输送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膨松箱、柔化箱和亚胺化箱均呈长方体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废气净化装置。
8.一种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环化的装备,其步骤如下:
(1)开启分散转轮,开启亚胺化加热装置,使得亚胺化箱内温度达到工况,打开废气抽风机,最后开启输送带,使输送带进行转动;
(2)把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均匀地铺在输送带的铺丝部,输送带带动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移动,在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移动至分散机构处时,分散转轮刷对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进行分散,将有粘接在一起的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松散开;
(3)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继续移动至气动膨松机构处,压缩空气喷嘴对进入气动膨松散箱的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进行翻吹,使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进一步膨松;
(4)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继续移动至柔化机构处,柔化剂喷嘴对进入柔化箱的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进行喷涂柔化剂;
(5)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继续移动至亚胺化机构处,进入亚胺化箱的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上的柔化剂在高温下进行挥发,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得到环化,同时,废气抽风机将挥发的柔化剂从亚胺化箱内抽出;
(6)聚酰亚胺初生丝废丝继续移动,从输送带上移出,落到成品收集桶内集中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84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