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055.X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华;罗伟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强华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0;F21V33/00;F21V23/06;F21W107/1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车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灯,包括车灯壳体以及夹持组件,所述车灯壳体与夹持组件连接,所述车灯壳体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充电电池、发光组件以及COB情景灯组件;车灯壳体包括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以及下壳盖合后形成一密闭的内腔,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前部,所述主控电路板、充电电池设置于内腔的中后部,所述COB情景灯组件设置于充电电池上方且装嵌于车灯壳体顶部端面,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充电电池、发光组件以及COB情景灯组件。本发明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功能强大,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使得车灯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 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热衷于健康的户外运动,如户 外骑行,尤其是夜间骑行。在夜间骑行中自行车的车灯就显得尤其重 要,大部分自行车车灯都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车把手上,在夜间或者 光线较弱的情况下看清路面。
然而,目前市面上车灯的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且体积大,携带 不方便;在户外休息或露营时,需要各种情景辅助照明设备,而传统 的车灯仅能实现照明的基础功能,无法依据用户的需求给户外环境 提供背景灯光,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有的车前灯已 无法满足用户实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多 功能车灯,它体积小,携带方便,不仅具有移动充电功能,还增加有 数码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充电电池的电量情况;在户外休息或露营 时可通过COB情景灯组件给户外环境提供背景灯光,以适应各种情景 辅助照明,也可通过发光组件进行单独的照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灯,包括 车灯壳体以及夹持组件,所述车灯壳体与夹持组件连接,所述车灯壳 体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充电电池、发光组件以及COB情景灯组件;车 灯壳体包括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以及下壳盖合后形成一密闭的 内腔,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前部,所述主控电路板、充电 电池设置于内腔的中后部,所述COB情景灯组件设置于充电电池上方 且装嵌于车灯壳体顶部端面,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充电电池、发 光组件以及COB情景灯组件。
上述结构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镜、发光灯板以及LED灯珠; 所述LED灯珠设置于发光灯板上,所述发光灯板设置于所述内腔的 前部并置于车灯壳体前侧,发光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 透镜与所述车灯壳体的轴向方向相同,车灯壳体前侧端面设有敞口 部,透镜设置于所述敞口部内并置于LED灯珠外侧。
上述结构中,所述COB情景灯组件包括COB基板、LED芯片、反 光件以及COB灯盖;所述LED芯片分布于COB基板上并与COB基板电 性连接,所述反光件设置于COB基板上且反光件包裹于LED芯片四 周边缘;所述COB灯盖盖合于反光件上、且该COB灯盖装嵌于车灯壳 体所开设有照射窗口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主控电路板底部设有支撑板座,主控电路板通 过支撑板座设置于所述内腔内;主控电路板上设有数码显示屏,所述 数码显示屏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实时显示充电电池的电量 情况;所述车灯壳体对应所述数码显示屏的位置开设有显示窗口, 数码显示屏装嵌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车灯壳体的底部端面设有放电接口以及充电接 口,所述放电接口及充电接口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 电池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放电接口用于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充 电。
上述结构中,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还设有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 包括按键电路板以及按键帽;所述按键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 接、用于控制发光组件及COB情景灯组件的开闭;所述按键帽设置于 按键电路板上端面,且所述车灯壳体对应所述按键帽的位置开设有 按键孔,按键帽安装于所述按键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强华,未经宋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给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仿真肿瘤模型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