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256.X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乔逸婷;郑树森;陈健翔;张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39/39;A61K45/06;A61K47/54;A61P37/04;B82Y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建立的包含抗原肽、免疫佐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多组分无载体一体化纳米疫苗及其方法。本发明的纳米疫苗,包括抗原,免疫佐剂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抗原通过‑SH基团共价偶联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免疫佐剂通过S‑S键偶联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利用不饱和脂肪酸修饰肿瘤靶向的抗原肽和免疫佐剂,在水溶液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疏水核心发生自组装,疏水核心内亦可装载疏水性强的小分子药物。该纳米疫苗可以提高抗原肽在淋巴结内的驻留时间,增加DC细胞对抗原肽的内吞,提高抗肿瘤免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疫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建立的包含抗原肽、免疫佐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多组分无载体一体化纳米疫苗。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加剧,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癌症已成为我国人群死亡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国人健康。近年来,抗肿瘤免疫疗法发展迅猛,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例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抗体或小分子化合物阻断肿瘤细胞和效应T细胞(CTL)之间形成的免疫抑制性复合物(例如PD-1/PD-L1,CTLA-4/B7复合物),进而解除CTL内的免疫抑制信号,重新启动CTL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药物响应性在不同肿瘤种类间差异大。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突变负荷低的肿瘤会产生较少的肿瘤特异性抗原(TSA),进而弱化了肿瘤细胞自发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效率,阻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提示我们需要配合更好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呈递方法以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其次,在一些患者体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副作用(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较为明显,包括皮肤瘙痒、皮疹、白癫风、腹泻、甚至肝损伤和心脏衰竭,这主要是免疫细胞对非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地攻击造成的。所以,在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高活性的、具有肿瘤靶向性的CTL的数量是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副作用的关键。
CTL的活化主要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特别是具有交叉呈递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它可将内吞得到的TSA通过MHCI呈递于细胞表面(交叉呈递),特异性地激活CTL进行肿瘤杀伤。而且,DC在提呈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同时,能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ingfactor),直接提供双信号激活初始CD8+T细胞,使之表达分泌IL-2,促进自身增殖并分化为CTL。
然而,DC细胞对于游离肽段的摄取率不高,且游离肽段的体内循环周期短,极大限制了抗肿瘤疫苗的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抗肿瘤疫苗常伴随免疫佐剂(例如CpG-ODN、Montanide、R848)使用,以进一步刺激DC和CTL细胞,但免疫佐剂也会导致一些的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的肌肉萎缩、流感样反应、头痛。因此,免疫佐剂给药方式的优化和创新也是抗肿瘤免疫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的免疫佐剂纳米药物主要是纳米载体包裹佐剂单药的形式,没有和肿瘤特异性抗原肽形成连接,不能保证同一个DC可以同时接受免疫佐剂和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这会降低佐剂/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联用疗法的疗效,同时增加了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抗肿瘤疫苗免疫佐剂降低佐剂/肿瘤特异性抗原肽疗效及存在的副作用,提供一种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对抗原肽和免疫佐剂进行化学修饰,利用无载体自组装技术将抗原肽、免疫佐剂和疏水的小分子药物装载于同一纳米颗粒的肿瘤疫苗,提高肿瘤抗原多肽疫苗的免疫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疫苗,其包括:抗原,免疫佐剂和不饱和脂肪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通过共价键偶联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免疫佐剂通过共价键偶联同种类或不同种类不饱和脂肪酸。
优选地,抗原选自不含半胱氨酸Cys的肽、蛋白、糖蛋白、糖肽、蛋白聚糖或其组合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顶针套组
- 下一篇: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