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331.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格特·德勒施贝克;J·伦福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APTIV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77 | 分类号: | H01R13/6477;H01R13/6581;H01R13/502;H01R13/504;H01R24/00;H01R43/00;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付林;王小东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一种用于高频数据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隧道;以及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隧道的至少一根电引线,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隧道中,所述电引线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具有小于2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周围材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频数据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延伸穿过壳体的隧道和至少一根延伸穿过隧道(tunnel)的电引线。
背景技术
这种电连接器也可以称为排针,本领域中公知这种电连接器并且其通常用于以高数据速率(例如1GHz与100GHz之间的数据速率)传输信号。信号经由至少一根电引线传输,该引线优选由诸如金属材料之类的导电材料制成。
对于高数据速率应用,要避免外部电磁场对传输信号的任何干扰,或者至少将其干扰减到最小,针对外部电磁场对传输信号进行充分的屏蔽是重要的问题。特别地,外部电磁场可能会改变经由未屏蔽的电引线传输的信号,最终导致信噪比受损和/或产生不希望的信号抖动。此外,屏蔽所传输的信号对于防止或至少减少任何可能的串扰(即在相同电连接器的相邻电引线之间或在相邻或邻接电连接器的电引线之间进行不希望的信号交换)是特别有意义的。
由于这些原因,电连接器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壳体用作法拉第笼。此外,为了将电引线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与导电壳体保持预定距离,电引线嵌入固态绝缘材料(例如绝缘塑料)中,该材料布置在电引线和隧道的面向电引线的内壁之间。
为了针对不希望的外部电磁场屏蔽所传输的信号,同时保持低的生产成本,已知的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壳体。但是,导电塑料材料的屏蔽质量相当差,因此由导电塑料材料制成的壳体通常需要额外的金属部件以增强屏蔽特性,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与导电塑料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包括更好的屏蔽特性,但是如果通过冲压,随后弯曲或深拉金属板材料来创建壳体,则加工过程将更加复杂。此外,由金属板制成的壳体仅允许有限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由弯曲或深拉的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可以包括在弯曲或深拉的金属板的拐角或边缘之间的未屏蔽的孔,这些孔容易使外部电磁场侵入到壳体中或使传输信号泄漏出壳体。举例来说,为了对12GHz数据速率应用实现良好的屏蔽,孔的尺寸需要小于0.5mm。
此外,如果电引线嵌入固态绝缘材料中,则固态材料可能经由孔渗出。因为固态绝缘材料的这种泄漏不能被控制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所以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特性难以再现。
因此,为了使孔尽可能小,需要复杂的弯曲或深拉技术,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巨大增加。但是,考虑到生产成本以及牺牲的足够屏蔽和信号完整性(即良好的信噪比和所传输信号的最小抖动)而放弃了这种复杂的弯曲或深拉技术。
此外,对于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相当麻烦的是,重复地布置电连接器的组件(即,基本上至少一根电引线、隧道、绝缘材料和壳体),使得电连接器的每个部分均包括最佳阻抗匹配或阻抗不匹配至少保持在最低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上述缺点的电连接器。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信号完整性(即,该电连接器以最佳的信噪比和最小的抖动来传输信号)的低成本电连接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外部电磁场具有良好屏蔽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再现的阻抗匹配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这些目的由以下电连接器来满足。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高频数据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穿过所述壳体的隧道;以及至少一根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隧道的电引线,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隧道中,所述电引线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相对介电常数小于2的周围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PTIV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PTIV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