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392.9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宇;张良辉;杨舒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卷叶黄精块茎在流水中洗净,然后在洗衣粉溶液中浸泡,流水洗净后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无菌水冲洗,晾干,得预处理后卷叶黄精块茎;用乙醇表面灭菌,冲洗,再放入氯化汞溶液灭菌,冲洗,吸干水分,得灭菌后卷叶黄精块茎;切成小块,再接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分化后黄精不定芽;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黄精不定芽丛;切成芽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黄精苗;半遮光放置,消毒后定植,培养得黄精种苗,然后移植于室外土壤。本发明以卷叶黄精块茎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快速获取黄精种苗,实现黄精的快速繁殖,有效解决了黄精存活率低、繁殖所需时间长种苗生长慢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的总称。黄精化学成份主要有糖类、黄酮及蒽醌类化合物、甾体皂苷、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认为,黄精具有延长寿命、抗衰老、影响心血管系统、提高免疫能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疲劳、提高学习记忆力、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且安全无毒、无致突变性。临床应用研究报道,黄精及其制剂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糖尿病、结核病、老年痴呆、外生殖器感染、足癣甲癣、蛲虫病、慢性肝炎、秃发、习惯性流产和不育症、慢性荨麻疹、痛风性关节炎、瘰疠等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另外,黄精还可用于制饮料、做蜜饯、加工保健品和护肤品、充当猪饲料添加剂以及作蔬菜和观赏花卉等。可见其用途非常广泛。
随着黄精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黄精原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致使野生黄精的无计划采集加剧,导致其资源枯竭加速,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为了保证黄精原料来源、实行产业化种植将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虽然有些地方开始人工种植黄精,但人工栽培技术还处于野生变家种阶段,运用块茎或种子培育黄精种苗,存活率低,质量不稳定,繁殖所需要的时间长,繁殖种苗生长慢,难以达到快速大量繁殖、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植物的离体快速繁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技术,尤其对于新引进品种、灭菌苗、优良单株、濒危植物和基因工程植株等可实现离体快速增殖,且不受地区、气候影响,繁殖速度比常规生产快数百万倍,能迅速提供大量优质种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方法,以卷叶黄精块茎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快速获取黄精种苗,实现黄精的快速繁殖,有效解决了黄精存活率低、繁殖所需时间长种苗生长慢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叶黄精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当年生卷叶黄精块茎洗净,然后在浓度为2~6vt%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5~10min,用流水洗净,再用0.001wt%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12min,继续用流水洗净,最后用无菌水冲洗10~15min,晾干,得预处理后的卷叶黄精块茎;
(2)灭菌: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后的卷叶黄精块茎,先用75vt%乙醇表面浸泡15~30s,无菌水冲洗3~5次,再放入0.05~0.2vt%的氯化汞溶液中,并滴加3~6滴0.1~0.2vt%的聚山梨酯-80溶液,灭菌10~30min,继续用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得灭菌后的卷叶黄精块茎;
(3)诱导分化:将步骤(2)所得灭菌后的卷叶黄精块茎切成小块,再接入分化培养基中,在1800~2300lx光照和23~26℃温度下培养20~30d,得分化后黄精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包括1.5~2mg/L甲钴胺、3~4mg/L 6-苯甲基腺嘌呤、0.1~0.4mg/L萘乙酸、25~30g/L蔗糖和6~9g/L琼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