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隔音复合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626.X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程方;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00 | 分类号: | B63B19/00;B63B3/68;B63J2/10;E06B5/20;E06B7/02;E06B3/70;E06B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侯冻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隔音 复合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隔音复合门,包括门单元、气道单元、以及调节单元,所述门单元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空腹门、以及填充在空腹门内的隔音材料;所述气道单元安装在空腹门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气道单元包括前后相对并靠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中具有第一气道、以及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二部段中具有第二气道、以及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在空腹门前后板面上形成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空腹门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调节单元驱动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相对移动、使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错开或者对接,且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对接时共同构成连通通风隔音复合门前后侧的U型气流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及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隔音复合门。
背景技术
通风格栅和门是通风系统及船舶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目前船舶上的重要舱室如会议室、指挥室、办公室等或是内部布置有高噪声机械设备的舱室如风机室、空调器室、三相变频机组室等都广泛使用常规隔音门001,其内部填充材料002多为矿棉、玻璃棉等多孔隙材料。隔音门的作用是将声音封闭在舱内,防止其外泄。但是其弊端就是门一旦关掉就无法通风。
如图2所示,目前船舶上的工作、生活舱室如办公室、居住室、阅览室等等都广泛使用常规舱壁通风格栅004,其内部是用型材制成的百叶005。通风格栅的作用是给舱室进风或出风用,保持舱室内、外风压平衡。但是其弊端就是必须安装在舱壁003上事先开好的孔内,减少了舱室的布置空间;而且,舱壁003上一旦开了孔就无法防止声音外泄。
而且,通常一艘在建新船在试航的过程中,用户会根据使用情况或个人感受提出原先设计院设计好的舱壁003通风格栅太小,要求加大。提出的理由是通风量太小或是风速过快引起的噪音过大。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个阶段舱室内部舾装都已完成,舱壁003上已布置满了各种设备,或是受到空间的限制,或是受到船体结构的限制,无法加大舱壁003通风格栅的大小,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即使有些舱壁003有空间进行改变,但也需要完成如拆下小格栅→破坏舱壁003原先装饰→再扩大开口尺寸→装上用户要求的大格栅等一系列返工造成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费。况且,有些设备舱室,内部有如高噪声的大功率风机、空调、变频机组等设备,但舱室内只有设备的进、出风管或过路风管,并没有通风口,用户提出其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有通风的需求因此需要在舱壁003上新增加一个通风格栅,但舱壁003上新增加通风格栅会破坏舱壁003四周原先安装好的吸音材料,并且该舱室内部机械设备发出的高噪声会通过舱壁003上新增的通风格栅将噪音外泄,影响该舱室附近区域的人员工作及生活。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隔音复合门,能够保证隔音的同时实现可调节通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隔音复合门,包括门单元、气道单元、以及调节单元,所述门单元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空腹门、以及填充在空腹门内的隔音材料;所述气道单元安装在空腹门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气道单元包括前后相对并靠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中具有第一气道、以及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二部段中具有第二气道、以及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在空腹门前后板面上形成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空腹门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调节单元驱动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相对移动、使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错开或者对接,且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对接时共同构成连通通风隔音复合门前后侧的U型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段固定连接在空腹门上,所述第二部段可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空腹门内部空腔中的隔音材料包括阻尼橡胶板、蜂窝吸音板、以及吸音棉,所述阻尼橡胶板贴敷在空腹门前后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音板为多张,且沿前后方向平行布置,所述吸音棉填充在蜂窝吸音板之间、以及填充在蜂窝吸音板与阻尼橡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单元为多个、并沿上下方向相并接布置,且相邻气道单元的第二部段相对且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